有人用“常胜”形容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因为它所在地曾有一位“常胜将军”赵子龙,更因为历经60年岁月的洗礼,它并没有老去,而是更加光彩照人。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山股份”),是由原石家庄棉一、棉二、棉三、棉四生产经营性国有资产出资重组改制而成,是一家集生产、科研、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纺织上市公司。
常山股份生产的产品在业内素有“南纱北布”之“北布”的美誉,曾获国家多项质量金银奖的“常山坯布”得到了印染、服装、家纺等下游客户乃至市场消费者的良好口碑。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
品牌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多年来,常山股份以“品牌立企”为发展理念,在传承纱、布传统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更具时代特色、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装、家纺等功能性产品品牌。
2013年10月,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翠柳”纱线产品和“同乐”布产品“双喜临门”,被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评为行业“最具影响力产品品牌”,这是常山股份品牌战略中的又一丰硕成果。
在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明荣家纺厂工作已有三年的缝纫工小张,一边麻利地操作着设备,一边告诉记者:“我们一周要加三次班,就这样,订单还是干不过来。以前一年也就接触那么几个牌子标识,可现在一个月内就有五六个,不仅有喜来登、提籁雅、多喜爱等大牌子,还有我们自己的金常山、C&S(家纺品牌)和IZI(衬衣品牌)。”
这段报道充分说明:一个经历了60年的老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断突破自我,寻求新生,保持“年轻态”的精神和成果。上市10多年来,常山股份支撑其控股股东常山集团一举登上了2009—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00强和棉纺、色织行业竞争力10强的榜单。
近年,常山股份融资近13.8亿元对存量资产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让老国企增添新活力,公司整体装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品种结构得到优化,产品盈利能力快速提升,公司实力明显增强。
目前,常山股份产品结构由大规模技改前的五大系列30个品种增加到现在的十大系列2000余个品种。仅2011年上半年开发生产的新品种就有434个,其中差别化、功能性新品种185个,涉及珍珠纤维、牛奶纤维、竹纤维等20多种新型纤维。9款新品成功入围中国流行面料,绵羊绒混纺机织布高档家纺新品更是国内独家首创。“翠竹”牌精梳纱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注册商标“松鼠”是河北省著名商标,“高支高密纯棉坯布”获得“河北省畅销品牌”。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为全国棉纺织企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公司拥有专利成果81项,其中63项已取得专利证书。
在将主业做精的同时,常山股份并不满足于“坯布基地”的现状,而是“无中生有”,寻求突破,延伸下游产业链,建家纺厂、开实体店、经营网络旗舰店等一系列举措,让常山股份在纺织“寒冬”中感受到了汩汩暖流。
2012年10月,常山股份将产业链再拓展延伸,与消费者无缝隙对接。“常山服饰体验店”“常山家纺生活馆”在亚太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正式上线开业,2013年6月,常山家纺“松鼠旗舰店”在中国最大的企业对消费者购物网站——天猫正式上线。
牢抓机遇,适时转变
成功不是偶然,为了提高技术和基础设施水平,实现老厂退市进区,常山股份积极推进河北省第二批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于2007年至2015年分四期在石家庄正定新区建设常山纺织工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58亿元,规划占地2500亩。
“要实现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就要从根本上实现技术水平的突破,抢先占领纺织高端市场。”常山股份董事长汤彰明说。
为此,常山股份充分利用上市、搬迁等机遇,进行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按照“主业做精、开发突破、多元发展”的发展战略,从强研发、精制造、大贸易、创品牌、调结构、细管理“六个重点”出发,逐步实现从简单追求产品数量到追求技术含量、从简单追求规模产值到追求附加值、从简单生产销售到产业链经营、从产品主导到品牌创造、从单一棉纺织主业到多元经营、从传统科学管理到现代信息化管理“六大转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