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了26年的温州市鹿城区白马服装市场,是温州最早的商贸市场之一。112家摊位“扎堆”在近3000多平方米的面积里,其中超过2000平方米属于违法建筑。事实上,市场办过审批手续的只有一幢9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而审批的期限也已经过期。
为什么这个市场能堂而皇之地成为“钉子户”?随着全省“三改一拆”专项行动的深入,这个市场将何去何从?
市场消防隐患令人担忧
周边绿化建设遭遇阻碍
中午时分,温州鹿城区白马服装市场的顾客明显少了许多,趁着这段闲时,商户们抓紧时间忙着扒几口饭,穿行在市场里,处处是扑鼻的饭菜气味。
“好多年前就说要拆,但真正要拆掉,可不容易。”听说记者来问市场拆除的事,经营丝袜摊位的商户张女士嘴里嚼着的饭菜还来不及咽下,话已脱口而出。
其实,除了踏了违建的“红线”外,这个老市场消防隐患也着实令人担忧。
一圈走下来,记者看到,商场里最小的摊位面积大约只有3、4个平方米,最大的摊位也不过10平方米左右。借用顾客的话说,整个市场“衣服挤着箱包,袜子挤着帽子”。
为了消防安全,市场还专门成立了消防队,晚上关张后统一拉闸断电,但即便如此,大小火灾还是时有发生。
除了消防隐患,阻碍九山河的绿道建设是这个市场被温州市民诟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鹿城区作为温州的核心主城区,眼下的绿化覆盖率已达3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2平方米。“现在我们都习惯了沿河有绿道、出门有绿地的生活,但就是因为这个市场,我们这里要建的绿道迟迟不见身影。”家住九山河边的张小姐埋怨。
原来,鹿城区早在两年前就计划沿九山河建一条绿道,但被齐河而建的白马服装市场硬生生地阻断。
老市场为何难拆
关键在于背后的利益博弈
连日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市场之所以这么难拆,关键在于市场牵扯的种种利益。
市场目前的所有单位——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邓德胜告诉记者,作为白马服装市场的主管单位,工投集团赞同市场按照依据法规政策完成违建拆除整改,“但目前市场承担的解决企业职工的收入及就业问题,确实是集团无法解决的实际困难。”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