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儿童业态能否拯救购物中心同质化?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2日

 “儿戏”当红

2014年以来,能在北京看到郑展的时间微乎其微。

作为rong融道(中国)执行总裁,郑展上半年的时间被各地开发商占据着,后者频繁邀请其赶赴各城市看购物中心的场地。

实际上,融道中国今年内计划新开的8家门店场址在年前基本上就已大致敲定,但各路邀约仍如雪片般飞来。

郑展享受到的招商“礼遇”只是当下儿童业态在国内火热异常的一个缩影。

按融道中国的调查显示,目前,除拓店速度迅猛外,国内儿童业态的创新速度也很快,从婴童用品、儿童服饰、儿童摄影、儿童乐园到儿童体验馆、早教机构、儿童餐饮、儿童书店等囊括八大品类,国内知名的品牌企业则早不少于数百家。儿童消费产业上市公司已经达到31家,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在渠道上,儿童业态已经从以往散兵游勇的街边店迈入购物中心时代。如今,走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主流购物中心,儿童业态都在成为继百货、大卖场、影院、餐饮等之后的主力业态,一些购物中心甚至会开辟出超过15%-25%的营运面积专供儿童娱乐,这还不包括婴童用品、儿童服饰等儿童零售业态店,而以往传统购物中心中儿童业态比例只约占5%左右。

购物中心为何如此看重儿童业态?

从宏观市场来看,九洲远景商业管理机构董事长王敬日前在搜铺网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一年人均购买玩具只有30元,在美国这一数字是3000元,从消费潜力而言,儿童业态市场应该是未来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市场。

融道中国的调查显示,2007年,全国一二三线城市0-14岁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的23%左右;到2013年,全国0-14岁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上升到33%。

“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也带来巨大利好。官方数据显示,从明年开始,三年内中国将在原有基础上新增800万新生儿。

而从购物中心经营角度而言,儿童业态中的儿童体验馆、儿童餐饮店等深度体验式商业的型态恰恰是应对电商冲击的购物中心最需求的“竞争法宝”,面对线上网购客流的分食,购物中心急需儿童业态带来巨大的人气。

而在2015年国内购物中心将扎堆超过4000家的白热化竞争中,国内零售品牌欠缺、同质化的现状下,如何让自家的购物中心“长”出稍微不一样的模样来吸引消费者,在将餐饮业态面积加大到30%-40%的比重之后,未来潜力看好的儿童业态就被视为购物中心拯救同质化和客流下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赚人气”难“赚钱”

毋庸置疑,儿童业态能给购物中心带来巨大的人气,但对购物中心投资者、经营者而言,“人气”却也并不能直接与“钱”画上等号。

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发现,目前北京、广州多家购物中心都在近两年内先后扩大儿童业态的品牌招商,对儿童区改装升级,加大儿童业态占比来拉动购物中心销售。

但对更多的购物中心投资者和运营者而言,儿童业态到底要不要延伸?怎么延伸?延伸多大?其实是非常头疼的问题。

上海红星美凯龙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贾涛也在某论坛上坦陈,儿童业态品牌进驻购物中心首先要求租期长、面积大,而租金则低得不能再低。“坪效太低,割不割肉,我们一度很困惑。”贾涛说。

以融道中国的儿童体验馆为例,每家儿童体验馆投资起码在6000万元以上,而成本回收期至少需要三年半,店越大盈利期越长。“儿童业态项目前期投入额度较大,单纯租金收益并不够收回成本”,郑展说。

对于儿童业态“赚人气”不“赚钱”的问题,商业地产龙头万达的解决方式是自己来做。按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披露,万达将进军连锁儿童娱乐业态并分为两个品牌,一是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的“宝贝王”,今年将有11个项目开业;一是面积在两万平方米左右的“儿童乐园”。万达此前委托了全球五家知名公司,研发出86种儿童体验游乐产品并已全部买断知识产权。

郑展却不看好类似万达这样的做法,他认为,儿童业态“玩”的是感受和体验,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创新非常重要,若儿童业态没有关注最终的消费群体,创新就会跑偏;“儿童体验业态每一个店都不一样,不像百货、影院等能迅速通过规模扩张来获取优势,儿童体验店的核心是专业团队,不是资金。”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9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