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中国在越南纺织企业部分恢复生产

来源: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1日

近年来,由于内外棉价差居高不下、人工成本攀升等问题,中国部分纺织企业纷纷海外建厂,通过产业转移降低成本,并且能享受贸易优惠政策。


纺企“东南飞”


目前在越南的中国企业约有112家,其中包括部分规模型乃至上市纺织服装(行情专区)企业。


“纺织业产业转移,是为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日前在于济南举行的中国棉花及棉副产业峰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表示,目前,我国棉纺织企业面临内外棉价差、人工、赋税等诸多压力,“企业到越南买棉花不需要配额,进口也是免税的,做成纱线再出口没有关税。”


近两年,在内外棉价差高企,用工、税费等生产成本高涨的“逼迫”下,中国部分有条件的纺织企业已逐渐到海外建厂,包括天虹纺织、百隆东方、华孚色纺、台湾远东纺织等。


近期越南事件使棉纺织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天虹纺织部分财产受损,并于24日停牌;为防止突发事件,自514日起,越南百隆也停产3日。


由于受损状况轻微,天虹纺织申请15日恢复买卖。19日,天虹纺织公布,公司越南南部设施已大致恢复正常运作。百隆东方公告称,17日越南百隆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建设。


海外优势减弱


不仅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在东南亚投资建厂,国外纺服企业也纷纷向东南亚转移产能,其中包括不少外资在华工厂的转移。


有消息称,不少日本企业计划将印度尼西亚打造成新的主要服装生产加工基地。越南则成为韩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韩国政府为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向企业提供资金补助,奖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移。


“企业转移越南,一是成本优势,二是贸易优势。”孙立武同时表示,实际上,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也在增长。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高勇认为,棉纺“走出去”主要是为应对国内外棉花的高价差,但企业的棉纱产品最终都是要回到中国来,而服装、针织行业“走出去”,是为寻求低价劳动力。他认为,如果国内外棉价基本统一的话,棉纺企业“走出去”的动力不会这么大。



1  
阅读数量(20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