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我国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之路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6日

“中国制造”曾经是一张世界名片,但随着各项成本的上升,以及中国制造产业升级,以制鞋、纺织服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内迁或外移,而外移则以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为主。但是,任何转移都会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是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包括软性及硬性的条件;其次则是迁入地的政局、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制造业在不断发展转移,尤其是对成本极其敏感的制鞋业,从未停止过区位转移。现阶段,世界制鞋格局正由高度集中在中国逐渐向东南亚等地区分流。

数据显示,从2003—2013年,中国制鞋工人工资增长了约3.5倍,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超过30%,加上其他成本上涨,利润基本被蚕食。目前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工人的月薪大约是500美元,印尼大约为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

根据亚洲鞋业协会调查的结果,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中国制造成本节节攀升,目前东南亚鞋业已抢走中国30%的订单。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对此表示担忧,称假如海外订单转移加速的情况不引起注意,很可能沿海地区的大多数工厂在5~10年都将转移或关闭,这个从业人数高达1900多万人的鞋业将面临巨大冲击。

不过,外迁之路也并非平坦,一方面是制造业需要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生产配套的形成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局不稳、频频发生的罢工等事件也影响到产业转移。此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人口相对较少,也承接不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东南亚,中国的投资环境以及工人素质等更占上风,尽管国内个别工厂也曾出现过停工,但主要是公司自身内部管理问题引起的,而非政治等外部因素,而且最终都得以解决。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投资的外商鞋企,很可能会因为一场罢工或一场政治而导致经营多年的工厂毁于一旦。从风险角度来看,该人士建议鞋企可往中国中西部转移,不少地区劳动力依然充足,而且劳动力成本并不比东南亚高,例如贵州,工人月薪为1500~1600元,与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不相上下。


1  
阅读数量(78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