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看山东,山东纺织看滨州。滨州市虽然偏居山东省一隅,至今尚未开通客运铁路,但却是中国棉纺织产业的发源地、“中国棉纺织之都”和“中国家用纺织品制造基地”。
更为出人意料的是,在民营经济较少的山东省,滨州却盛产巨型民营棉纺织企业,如世界最大的棉纺织企业魏桥创业、亚洲最大的毛巾企业亚光集团、中国最大的梭织印染企业华纺股份(600448,股吧)。滨州纺织产业不仅是中国纺织市场的晴雨表,并在世界棉纺织市场中占据重要一席。
进入2014年,以出口为主的滨州纺织产业熬过了国际金融危机,正在稳步复苏。在山东省滨州市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周红看来,滨州乃至中国的纺织工业尚需突破原料价格、劳动力成本、配额制、税收、产品结构五方面的制约因素。
最大的问题是原材料供应
《21世纪》:目前,滨州纺织产业现状如何?
周红:滨州有着悠久的植棉和纺织历史,经过多年发展,滨州纺织产业现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
滨州纺织企业有8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近400家,均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其中上市公司3家。销售过亿元的企业16家,全市纺织员工35万多人。一些龙头企业在世界纺织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1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速放缓,滨州纺织产品的出口形势怎样?
周红:从2005年到2008年,出口金额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达10多亿美元,但2009年金融危机后,出口出现短暂下滑,从2011年开始至今,行业处于恢复期,出口较为平稳。
滨州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地是美国、欧盟、香港、日韩,较为集中,今后希望拓宽出口市场。近年来,我们发现,深加工的出口产品增速较快,而初级产品出口量有所下降,利润率也很低。
《21世纪》:在您看来,滨州纺织产业目前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周红:最大的问题是原材料供应。滨州市棉花年消耗量约在150万吨,而本地产棉不足20万吨,棉花资源显著短缺。但有新疆棉等外采棉和进口棉的补充,基本能够保证正常生产需求。
但价格倒挂影响较大,国内棉花价格高于国际。以美国为例,最新的数据是美国每吨棉花价格1.2万或1.3万元,中国的价格高达2万元/吨。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棉花价格更低,比中国便宜1/3。自2012年年底以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基本维持在每吨19000元-20000元之间。同时,国家为保护棉农利益,高价收储棉花。
棉花等原料成本占纺织业总成本的70%,纺织行业利润率不超过5%,所以,棉价稍微波动,对纺织企业的冲击都是很大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