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体育运动品牌“匹克模式”推进国际化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9日

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个故事,每个品牌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的,或长或短。

代工计划遭变催生自有品牌

20世纪80年代初,福建泉州地区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大批制作服装、鞋帽的小加工厂,现任匹克集团董事长的许景南也是这场大潮中的先锋。当时,美国耐克公司计划在泉州投资鞋厂,许景南于是将目光瞄准了运动鞋,希望为耐克配套加工。

然而,就在许景南将厂房建成之际,耐克却撤走了。许景南痛定思痛,“一不做,二不休,我要自创品牌!”

为走向国际市场铺路

匹克公司刚成立时,品牌还不是“匹克”,而是叫做“丰登”,脱胎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匹克”在一年后果断取代了“丰登”。深刻的体育精神和容易发音的特点使其很快为全球消费者所接受,为匹克进入全球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此次改名也成为匹克“国际化战略”迈出的第一步。

管理和质量标准的国际化。优质的产品是获得市场认可和信任的关键,许景南深谙此道,因而斥巨资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学习先进生产工艺流程,规范生产管理程序,并且全面培训员工——聘请高级工程师为员工上课,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机制。

1996年,匹克拿到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通过了iso1400环保认证和iso8000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成为国内运动鞋行业首批通过认证的企业。

1993年,福建泉州匹克集团正式挂牌,同年在全球65个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

2009年9月,匹克体育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实现了由家族式企业向公众企业的华丽转型。许景南董事长认为:“香港是国际金融大城市,在这里更加有利于将匹克带到世界投资者的面前。”

至此,匹克已经完成了名称国际化、管理标准国际化、商标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五个基础步骤。

“匹克模式”推进国际化

随着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进入新的历史性发展阶段,匹克也从产品到管理进行改革,为“二次创业”进行准备。2002年,匹克正式启动品牌专卖工程建设。2003年,许志华任总经理后改变了多年以产定销的经销商策略,撤换了全国30多家办事处,换掉一半的经销商,重新建立了上千家专卖店,完成了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改变,实现了产销结合的品牌运营体系;同时,匹克扩大了产品品类,建立起相对全面的产品体系,由原来的鞋企转变为运动装备综合企业,在原有运动鞋的基础上增加了服装及配饰生产线。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