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我国服装行业必须尽快回归理性才能走出“冰点期”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3日

近两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消费市场需求出现明显的放缓态势,服装行业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关店、打折、清库存成为其严峻形势下的最直接表现,迅速蔓延至众多大大小小的服装品牌,且没有好转的迹象。

根据来自中国行业研究网整理的资料,2013年上半财年,波司登减少门店503家;七匹狼在2013年上半年的店铺数量净下降152家;包括中国动向、361度、安踏、匹克、特步、李宁等在内的六大国内运动品牌上半年总共累计关店2249家。而根据各大上市服装品牌披露的财报,2013年全年很多公司的业绩和利润大幅下滑,2014年一季报业绩则普遍再次低于预期。

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监测数据中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我国服装市场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根据统计,2014年一季度我国服装市场现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同期增速值,1-3月份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0.1%,也是自有统计以来的唯一的一季度负增长。

造成目前我国服装市场遇冷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行业发展周期、整体经济环境、内需回落、同质化竞争激烈、服装价格虚高等,但当前服装明显不合理的高位价格显然也不容忽视。

价格上涨到明显不合理高位

品牌服装价格已连续多年上涨,2014年一季度仍为量跌价涨。从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各年一季度服装销售的数据来看,从2003年以来,服装零售额增速连续12年高于零售量增速,商场服装终端零售价格持续上涨。

具体从品牌服装的单价涨幅来看,以女装为例,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09、2010、2011、2012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的女装终端零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6.1%、27.7%、23.3%和11.0%,仅这四年价格就累计上涨一倍以上,虽然在打折促销等各项活动下2013年价格基本与2012年持平,但2014年一季度女装价格继续同比增长8.2%。

当前品牌服装绝对价格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过高。当下商场衣服售价过高是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即便经过打折仍在数百元甚至达到上千元左右,明显超过了多数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预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而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数据,同年销售前二十名女装平均零售价格达到1209元,男西装达到1723元,男衬衫为634元。

也就是说,服装作为日常普通消费用品,一个城镇居民全年的可支配收入仅够支付20件女装或14件男西装或38件男衬衫,可见当下品牌服装的价格畸高到什么程度,居民进不起商场,买不起衣服就可想而知多么正常。

形势逼迫必须尽快回归理性

过多库存造成现金流紧张,须加快去库存化。首先,我国服装市场经过前些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温和缓慢增长期,行业严重供过于求早已成为业内共识,去库存化成为众多品牌企业目前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显示,2013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361度、中国动向和特步的存货分别为9.42亿元、6.89亿元、3.66亿元、4.09亿元、1.83亿元和5.37亿元,存货总量超过31亿元。

这一数据非常典型地反映出近几年我国服装品牌快速扩张、订货量与开店数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后果,而内需的进一步萎缩和国内信贷环境的收紧则成为压垮我国服装企业过高库存下现金流紧张、资金断裂的最后一根稻草。库存危机使得我国服装企业除降价甩货回收现金流以外没有其他道路可走。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1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