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机器人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来源:中国转动网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8日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5万台。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开发机器人、感知系统、智能仪表等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

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就像宠物一样,将来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比如有做家政服务的,有帮你学习的,有陪你娱乐的……随需而配。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遥远,3-5年机器人就会普及。”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专家这样生动地描述智能“宠物”家庭服务机器人。

作为集现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自动控制等高技术于一身的产业,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与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机器人产业自21世纪逐步兴起,目前已经形成百余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其中,40余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形成了具有机器人概念的高技术板块。

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搬运、装配、码垛、研磨抛光,这些曾让工人们“灰头土脸”甚至会对身体造成重大伤害的活计,都可以交给工业机器人去完成。这些机器人很给力,24小时连轴转不会累,很多工作甚至只用一支机械臂就可以轻松搞定。机器人将人从危险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还带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产业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机器换人”正在成为趋势。苹果代工厂富士康曾宣布,将在3年内在其配装生产线部署100多万名“机器工人”。奇瑞汽车公司2012年宣布,将奇瑞自己研发的200台机器人陆续投入应用,并将在3年内打造初具规模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而从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获悉,浙江省正在进行“机器换人”计划,未来5年,每年将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国际机器人联盟预计,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3.2万台,占到世界总量的20%,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寻找差距加快技术创新

作为增长最快和潜力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中国市场无疑吸引了全球目光。近年来,许多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国际巨头,都把中国市场看作决胜未来的战场。尤其是以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为代表的机器人企业纷纷加速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投资建厂,并已占据着国内机器人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机器人产业应该如何应对?出路只有一条:寻找差距,加快技术创新。

国内一家机器人企业负责人表示,国产机器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核心部件无法自产,所以在整机的成本上很难与外企竞争。此外,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小,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与国外先进品牌相比,国产机器人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以及工艺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距。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9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