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机器换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来源:中国转动网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0日

在我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遭受人工成本上涨压力的企业,纷纷将视线转向了“机器换人”。亚洲制造业冠军联盟负责人罗百辉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4万台,占到世界总量的25%以上,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在喊出准备部署100多万台“机器工人”替代配装工三年后,富士康终于不再和寡。在我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遭受人工成本上涨压力的企业,纷纷将视线转向了“机器换人”。这正在形成一股潮流,加上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的有意扶持,罗百辉认为,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纺织行业加速“机器换人”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近期公布了对江苏双山集团引入异纤检测机的调查。

由于市场上对纱线异纤要求特别高,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江苏双山集团投入500万元,购进10台纺纱异性纤维检测机。过去异纤均由人工拣除,每人每天拣300公斤,并且质量难以保证,现在用异纤检测机一台车一天可以检测6吨左右异纤,保证了剔除率,每年可以节约工资支出达400万元,节约用工近200人。

这不是个案。同样在江苏,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引进自动穿综机,原先手工穿综产量为8000根/人,现在自动穿65000根/人,效率提高了8倍,节约人工80人;同时引进的喷气织机,产量提升3.5倍,节约人工320人。

而粗犷的山东人算了笔精细账。山东滨州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在印染设备上采用自动化;在退浆环节采用的碱浓度自控系统应用。这些自动化设备及技术的应用提高了30%以上的生产效率。这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设备在价格上比普通设备高出约1.5倍,1-3年后投资就可收回,而其带来的综合效益却远远大于投资。“机器换人”正在成为趋势。浙江省正在进行“机器换人”计划,未来5年,每年将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国内出现首条机器人药物传输线

住院患者需要大量用药,每天早晨,当主治医师开完处方后,护工们就要在住院大楼与药房之间来回奔波运送药物。而在鼓楼医院,这一场景已成“历史”,整个病房大楼看不到一个拎着药物急速奔跑的护工。

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会将处方单打印出来,进行审核、调剂、装箱。每一个药箱上都有一个条形码,与处方单上的条形码实施绑定后,工作人员将药箱放至自动运输轨道上,运行至分层口时,扫码仪还将进行自动扫码识别,并快速做出判断哪个药箱应该发往哪个病区,到达6楼中转站后,它们就会根据“扫码仪”之前的判断奔往各自该去的病区,“说白了,药箱就像铁轨上的火车,到了指定的站点,火车会自动停下。”张斌介绍,药箱快到达病区时,护士站会有“滴滴”的提示声,值班护士会再一次扫描药箱条形码,核对药箱的相关信息。药箱清空后,又会乘着“火车”回到中心药房,等候其他派遣。

鼓楼医院新大楼的2—5层门诊,每一层都设有门诊药房,但硕大的药房中只有4名药师,其中发药窗口有3名,他们负责审核处方、核发药物、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另外一名药师就是负责将药物篮放到“机器人”吐药口,接出药物后将篮筐放置在预摆药架上,为发药窗口的药师提供服务。

药房的正中央是一个硕大的智能药柜,药柜分成数百个区间,每一个区间还有3个轨道,“这就是药物自动发放机,我们又称它为‘机器人’,它肚子里能装4万多盒药。”鼓楼医院药学部主任葛卫红介绍。

葛卫红告诉记者,当门诊医生开好处方,患者还没走到药房,其处方信息就已自动传输到了发药机的信息库中。患者将带有条形码的挂号单至药房扫描后,发药机就开始自动处理,通过扫描药盒上的条形码锁定需要发出的药物。之后,选出的药物就会通过智能药柜中间的一条公共通道进入“升降梯”,自动落入等候在下方的药篮里。由于药篮的条形码与患者挂号单上的条形码进行过扫描绑定,当工作人员将装满药物的药篮再一次进行扫描后,患者就可收到窗口拿药的信息,整个取药过程不超过1分钟。患者拿到药后,还会收到一张用药指导单。葛卫红告诉记者,药学部对鼓楼医院的1000多种药物都建立了用药指导数据库,“机器人”扫描到药物信息后也会在第一时间在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应药物的用药指导,并在患者取药时自动打印出来。“以前同样面积的药房需要七八个药师不停忙碌,一个小时顶多处理200张处方,如今,‘机器人’一小时能搞定450张处方,且没有丝毫差错。”葛卫红说。

林州重机公告目前无机器人产品

6月6日,林州重机发布《关于加快公司战略转型的规划纲要》公告,提及公司转型方向之一是工业机器人,从而引发股价大幅上涨,机器人概念炒作再次来袭。昨日晚间,公司迅速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工业机器人项目和能源技术服务项目涉及新产品、新领域,科技研发成果和业务进度需要一定时间,科技成果转化和业务开展需要一定的周期。

公告指出,该规划纲要仅为公司确定的总体发展方向,规划的实施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公司战略转型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另一方面,公司定位是打造国内一流能源装备综合服务商。公司研发与制造工业机器人,进军油气田、页岩气、煤层气等能源技术服务领域涉及新产品、新领域,未来新产品技术转化与新领域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工业机器人项目和能源技术服务项目涉及新产品、新领域,科技研发成果和业务进度需要一定时间,科技成果转化和业务开展需要一定的周期。

另外,油气田技术服务及相关装备、工具制造初步规划投资30亿至50亿元,投资金额的确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目前暂未生产出工业机器人产品,也暂未生产出各类压裂设备产品。

林州重机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91.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9.65%;营业收入为4.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43.95%。并预计公司2014年半年度净利润变动幅度为0%至20%。

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机器人概念席卷A股市场,多家公司股价连续涨停。但目前来看,相关公司在机器人领域还仅仅是研发开端并无商用的产品推出,过度炒作反而不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

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天津举办

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天津市武清区成功举办。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杨咸武,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市科委主任赵海山,武清区委书记张勇、区长罗福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蔡鹤皋,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以及来自国内外的700多位机器人领域专家、教授及学术带头人、企业家汇集武清,共同探讨机器人发展之路。

在本次峰会上,天津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标志着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联盟发展的新阶段。随后,“网络时代的机器人-重走PC机之路?”、“中国机器人发展与规划”等报告为在场听众提供了机器人领域的顶层盛宴。6月1日,围绕工业机器人整机技术、机器人零部件技术、服务机器人、其他机器人及机器人产业和金融对接等主题,多位顶尖专家与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和《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共同主办,天津武清汽车产业园、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市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协办,以“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与产业发展”为主题,出席峰会的300多家高校、研究院所、公司均是国内机器人技术领域最高水平、最具影响力的单位,尽显本次峰会“高端交流、凝聚共识、促进合作、开拓共赢、创新发展”特色。

据介绍,本次峰会的承办单位天津武清汽车产业园是天津市人民政府2009年8月26日批准建立的市级工业示范园区,2013年,园区通过国家科技部“国家火炬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认定,并以此为契机,着力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是武清区重点发展的第二开发区,是未来重点工业项目承接地和武清新城副中心。

天津武清汽车产业园坚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等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三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产业聚集、产业链整合及产业间的联动共融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忠旺铝业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比亚迪汽车为代表的整车及新能源产业,以新伟祥工业、瑞普天晟汽车零部件、法拉达汽车散热器、亚新科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及纳恩博平衡代步车、辰星高速并联机器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等一批国家863机器人科技项目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产业基础雄厚、结构分类清晰、联动融合度高等产业优势也成为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落户于此的重要原因。

多股因机器人概念涨停

周五,智能机器概念表现活跃,其中三丰智能和华昌达涨停。三丰智能报价9.76元,华昌达报价10.92元。

周五,沪深两市未能延续前日反弹,受人气低迷、热点持续性较差影响,股指难有效反弹,股指盘中一度逼近前日低点。午后受到京津冀板块爆发的带动,而蓝筹板块中银行、券商也都出现回升,股指快速回升,沪指周线收罕见6连星。创业板在经过大幅上涨后也出现窄幅震荡,周五效应再现。

消息面上,作为曾经手工劳动的“世界工厂”,中国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最大的买家。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日益加剧的竞争,使得中国制造商转向了高技术生产。中国2013年购买了世界1/5的机器人,首次超过日本,这是中国推动生产率提高的方式。2013年中国共购买了36560个工业机器人,相比于2012年上升了60%。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消息,2013年日本购买的机器人数量为26015个,美国为23679个,分列世界二、三位。

周五,京津冀概念股表现相对活跃,廊坊发展等呈现快速拉升的走势,截止收盘,廊坊发展涨停,报价12.36元,涨幅9.96%。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督阵”的重大战略项目,“京津冀一体化”普遍被认为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战略项目之一。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出新的增长极点成为动力释放的关键。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其发展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但该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各地现有困境成为制约经济圈腾飞的桎梏。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在日本、北美和欧洲,迄今已有7种类型计40余款服务型机器人进入实验和半商业化应用。相比服务机器人,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1世纪开始逐步兴起,从整个工业体系的应用来看,工业机器人已经进入成长期。在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不少专家都将2014年看作是“中国机器人元年”。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今年中国将一跃成为全球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最大的市场。

日本软银研发机器人应对老龄化

日本软银集团宣布将在日本这个老龄化速度块、劳动力短缺的国家销售人形机器人。据介绍,这款机器人的主要用来照顾孩子、老人,提供紧急医疗帮助,甚至可以充当派对助手。

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款Pepper机器人售价为19.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它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还能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孙正义发布的时候,这个只有小孩高的机器人就在他的旁边,说起话来也像是一个小男孩。

这款机器人的发明者AldebaranRobotics公司表示,这是首款能与人类一起生活的机器人,它可以根据情况来修改自己的语言或者改变自己的姿态。如果你现在就想率先体验这款机器人,可以前往日本软银手机专卖店与它互动。Pepper机器人由法国企业Aldebaran设计开发,由台湾地区鸿海精密制造。

孙正义说:“说到机器人,人们总是觉得机器人没有表情,没有心。(Pepper的出现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让机器人有心、有表情。”这款机器人使用云计算技术来处理数据,让自己拥有专属的表情功能,而且孙正义在发布会上担保不会泄露个人信息。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是困扰日本政府一大难题,政府希望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机器人来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日本人对机器人情有独钟,但是真正应用在生活中的并不多。我们每隔几年就会看到本田机电集团带来最新款的阿西莫(Asimo)机器人,但是开发了十几年之后,阿西莫依旧只是“有可能”进入家庭市场。

未来人机结合可实现太空旅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在未来几百年或将研制更加智能化机器人,可能精确复制任何人的大脑。届时人类将如何对待这些“复制品”?科学家可以对它们进行实验,如果不再需要能否直接销毁?毕竟它们仅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而已;或者我们应当从法律和社会层面上像人类一样赋予它们一些权利?

目前,英国牛津大学未来人类研究所安德斯-桑德伯格(AndersSandberg)博士进行了深度分析,并警告称,我们必须谨慎看待智能机器人,未来先进的人工智能大脑将模糊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差别。

未来人类能够模拟任何动物的大脑,仿真效果与真实体难以辨识,桑德伯格在一份名为《大脑仿真伦理学》报告中展开了分析,他猜测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完全大脑仿真(WBE)”,其基本思路是对大脑进行全面详细的扫描,使用软件模型进行完全再造,建立一个“新大脑”,从本质上与真实大脑完全一致。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1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