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纺联:中国废旧纺织品浪费惊人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2日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测算数据:如果中国的废旧纺织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每年可提供的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相当于节约原油2400万吨,超过大庆油田产量的一半。

那么,这些主人不再需要的衣服,要怎么处置才不算浪费呢?比较传统的方式可能会使捐出去,早年会送给经济条件差一些的亲戚朋友,后来也会捐给偏远贫困的地区。这两年微博上能看到一些捐赠衣物的信息,但是其中一部分又会被辟谣,说地址电话不存在,或者对方并不需要等等这样的状况。

今年36岁的王昌林老师,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丫他镇纳汪小学唯一的一位老师,他回忆说,在这里教书的14年,几乎每年冬天都有学生因为家里困难没有过冬衣物而无法继续上课。

王昌林:每年到九月份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开始特别冷。孩子来到教室里,手都冰冻了,穿的衣服也很薄,很多人都哭。考试的时候也不考了,让他们做作业也不做了。我唯一办法就是烧点热水,泡泡手才能写。

去年年底,几个去扶贫的大学生开始帮王老师发布求助信息,呼吁大家捐献旧衣物。王老师这才知道,有微博、贴吧这样地方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发出去。他告诉记者,这学期学校已经收到了400件以个人名义从全国各地寄来的衣服,村里生活困难的成人也跟着“沾了光”。

王昌林:叫他们爷爷奶奶父母来这里自己挑,他们拿回家也挺高兴的。

对捐赠衣物的需求确实有,作用也很大。那么现在大家的旧衣物是怎么处理的呢?

受访者:我们家每年都会把质量不错的旧衣服整理整理然后邮寄到贫困的地区,捐赠的学校也是我们自己联系的。

受访者:要么就是直接扔掉了,心疼啊。我觉得还不如捐给那些需要的人,我是没有找到可以送的地方。

受访者:以前旧衣服都捐赠给比较贫困的地区,那时候人家也很受欢迎,我们家的衣服又的时候就送给人新的,没送破烂的。其他都堆在那里,占地方。

受访者:一开始捐打他们仓库电话,问我捐的是旧的还是新的,他们说旧衣服不要,暂时也没地方去接,仓库里也放不下。

来到浙江长兴春蚕公益义工协会办事处,30平米的仓库里,一麻袋一麻袋的堆满爱心人士送来的衣物。洗得干干净净的秋冬衣物堆满了2米多高的仓库,甚至有些衣服上的吊牌都还没有摘。义工徐小玲告诉我们,这些衣物是去年秋冬季节爱心人士送来的,现在要衣服的捐助对象越来越少了,尽管今年已经送出去了一些,但是很显然募捐衣服越来越容易,捐出去却成了老大难问题。

徐小玲:像捐衣服都不需要联系,现在爱心人士很多,基本上要衣服的,都是我们主动去找人家的,主动来找我们很少。

旧衣物面临着发放难的问题,目前长兴春蚕公益积压的旧衣物已经超过一万件。徐小玲告诉记者,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旧衣物的需求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旧衣物积压。而且有些市民出于面子原因也不愿接受旧衣物的捐赠。

徐小玲:有些人为了面子不要,就像我们那天去利民小学一样,刚好在学校门口碰到一个学生家长,问他在这里打工的老乡多不多,我说要不要捐赠的衣服,他自己身上的衣服都已经破了,他说他不需要。

本地捐不出去,有没有考虑过向外地的贫困人员捐助呢?徐小玲说,外地捐助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但高昂的人力和费用成本让他们望而却步。

徐小玲:捐给外地我们有这些难度,首先,衣服堆积这么多,要运输到贫困山区,贫困山区到底哪里需要,我们在这里不知道。还有一个是运费难度,不是一个小物件几十块钱,我们这个物资这么多,要多少运费,如果费这么多周折,有时候想想还不如捐钱来得直接一些。

据徐小玲介绍,接收一件旧衣物之后,要经过分类、清洗、晾晒、消毒、封袋等多个步骤,如果旧衣物积压时间过长,还要二次清洗和消毒,工作量非常大。现在他们经常在一遍一遍打包整理。

徐小玲:捐不出去就找人,到处找人,这里联系一下,那里联系一下,有时候组织几个爱心人士,把这些打包好的一件件再重新整理,有些好的重新挑一下,不好的拿出来,堆在那里也很多的。

长兴春蚕公益义工团队完全是个一个民间的、纯公益性的组织,考虑到成本和资源浪费总是,这两年来他们接收旧衣物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少。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