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武汉纺大两项印染技术获阶段性进展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7日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主力军,相比企业的技术创新,院校的科研成果量大面广、公共性强,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受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树津在考察武汉纺织大学时颇有感触地说。7月2日~3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在武汉纺织大学对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考察。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等一同前往。

作为专门培养纺织人才的高校,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尚钢介绍了学校差异化发展的3个依托。首先,依托行业协会,用行业的发展规划指导办学战略思想,瞄准行业技术创新,保持学校教学与行业发展的密切联系。其次,依托领军人物实现科研突破,通过国家“千人计划”吸引海内外人才,通过校内培养,形成自有人才队伍。最后,依托行业特点、企业需求,发展产学研用项目。

在听取了尚钢的汇报后,陈树津赞扬学校开展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体制,并鼓励学校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徐卫林向考察组汇报了“粒子流原位染色技术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的进展情况。为了克服传统染色出现匹差现象及染液使用率不高的缺点,徐卫林带领研发人员开始了粒子流原位染色的技术研发。

该项目采用超声波设备将雾化成漂浮的粒子,再通过流体的控制将粒子送至被染织物上,“这种方法既不会造成染色中出现匹差现象,又能保证燃料100%使用。”徐卫林介绍说,在后期的工作计划中,优化雾化设备结构;采用多套色雾化,通过雾化粒子的混合形成新的颜色等将成为工作重点。

据“新型液氨筒子纱丝光染色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曾庆福介绍,液氨染色技术是以液氨为溶剂的一种无水染色技术。染料和溶剂易全部回收并循环利用;与传统染色方法相比,具有节水、环保和节能等优点。

“以苎麻纱线为研究对象,针对液氨染色技术中存在着竭染率和固色效率低,色牢度和匀染性差等技术问题,对苎麻纱线进行改性前处理,在液氨介质中,考察不同反应条件活性染料对苎麻纱线的染色性能和丝光效果,确定最佳染色工艺。”曾庆福表示,在已开发的基础上,下阶段项目组将在液氨丝光、染色、整理同步法;液氨和染料回收利用系统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1  
阅读数量(79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