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花价格机制重归市场 兵团应有作为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对于兵团大多数植棉职工来说,今年并不算是个“丰年”,4月至5月间大风、低温天气频袭,局部地区甚至多次重播,减收已不可能避免。赵志双家的棉田幸运地躲过了这些自然灾害,也正是看到多地棉花受灾减产,依据“物以稀为贵”这一简单的市场原则,他估计今年棉花价格还要上涨。

但是,赵志双的愿望恐将落空,棉花市场的变局在今年年初已有迹象。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4月5日,国家发布的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万元,比2013年收储价格每吨减少600元。这意味着,施行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正式宣告结束。6月23日至26日,由国家发改委、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单位组成的专题工作组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二师,就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进行专项调研。

对于自治区和兵团来说,直补政策的实施,让“政策市”主导快速向“市场市”过渡,棉花市场出现变局,那么,棉花产业的路又会通向何方?

近10年,国内棉花产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棉花市场经历了由“市场市”到“政策市”,再到“市场市”的曲折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兵团“减棉、增棉、稳棉”农业结构调整。直补取代临时收储,意味着棉花价格机制重新交由市场主导,对棉花市场以及兵团农业都有巨大影响。

自1985年以来,新疆棉花种植规撵速增长,总产、单产、商品量等已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已初步形成了“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

在种植、灌溉技术、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兵团。2013年,兵团棉花种植面积达到886万亩,总产量达147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新疆总量的34%和4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纺织行业外贸受挫,棉花需求不旺,价格也一路走低。

2009年到2010年,兵团连续两年在2008年的基础上减少棉花播种面积,2009年减播了160万亩,2010年再次减播60万亩。

2010年,萎靡不振的中国棉花市场,却意外地出现了一波高开高走的行情,但是这波行情并没有在2011年延续。到2011年8月中旬,国内棉花价格跌幅达到39%。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国家紧急启动临时收储政策托底救市。当年,国家皮棉收储价格为每吨1.98万元,2012年,这一收储价格攀升到每吨2.04万元,即便是在棉花下游纺织行业不景气、市场需求萎缩、国际棉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国内棉花现金收益分别达到每亩1100多元、1000多元,为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临时收储政策托底,干预了市场调节机制,迫使这一临时政策常态化,却意外地带来新疆植棉的短暂繁荣。临时收储政策让棉花销售价格和销售渠道有保障,兵团棉花种植面积出现了攀升,2011年达到802万亩。

“‘政策市’是把‘双刃剑’,保障了棉农、贸易和加工企业利益,提高了棉农的积极性,稳定了国内棉花价格,但本应该由市场主导的价格机制被政策中断,打破了原有的贸易生态环境。”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处处长胡桂莲告诉记者。

兵团发改委副巡视员伍新南则坦言,临时收储解决了国内棉花出现阶段性的供过于求,把纺织企业无力消耗的棉花收起来,暂时性地稳住市场。但是随着棉花临时收储量的连年上升,棉花交易似乎越来越显得单一,市场机制弱化,同时,临时收储政策也直接影响到了下游的纺织企业。

伍新南表示,今年,临时收储改为直补,将推动国内棉价由“政策市”再次向“市场市”过渡。棉花价格直补,让市场重新主导棉花价格机制,一方面能够抛储去库存,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国储库存量的减少及不再搭配发放进口棉配额,对纺织业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由于市场主导棉花价格,对植棉职工的种植结构调整也有重要影响。


1  
阅读数量(74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