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快时尚品牌异军突起 引发服装品牌关店潮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9日

利润下滑:388家门店关闭

“生意比以前差,已经一年不如一年。”面对经营情况怎么样的询问,多家专柜的销售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6月26日在北京王府井、西单等繁华商圈走访发现,班尼路销售增幅收窄。

西城区一专柜工作人员张女士2006年开始接触班尼路等休闲品牌,对当时销售的火爆场面记忆犹新。“和很多品牌一样,当年销售额都是500万元往上走,在圣诞节、元旦等节日,试衣间前往往排起长队,消费者排队拿衣服、排队交钱。”

“网购的兴起对它们的冲击比较大,不少同样款式的衣服线下价格比网上要贵,消费者自然会做出选择。当初喜欢这些品牌的消费者已经步入职场,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喜欢更高档的品牌,班尼路等品牌的衣服价格变化并不大,仍然很难锁定年轻消费者。”西城区一专柜负责人告诉记者。

销售不畅,必然导致库存增加。根据德永佳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德永佳存货金额为18.98亿港元,虽然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高库存成为这些品牌必然面对的困难。

收入减少的背后,是销售业绩的下滑。近日,德永佳宣布,截至2014年3月底,集团总收入下降12.4%,较去年同期下降12.37%,全年净利润6.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

在利润下降的同时,班尼路也在调整自己的经营布局。2013年德永佳关闭了内地224家店铺,2014年关闭388家,营业员共减少3782人。其中,今年关闭的388家店占到了2013年3月31日3820家店总数的近10%。除此之外,中国台湾地区其门店数也减少了75家,香港及澳门地区则减少了2家。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北京市工商局今年2月发布流通领域服装监测结果,显示市场上部分服装的纤维含量、染色牢度等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16款服装的纤维含量均不合格,其中包含标称广州友谊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班尼路”女装针织外套。

业内人士表示,重质量、轻营销模式和营销手段,是班尼路最终被时代淘汰的主要原因。

联系班尼路公司北京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关店一事不了解,更多情况可以问广州分公司。而其官网上的广州分公司客服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扩张之痛:班尼路大起大落

据公开资料显示,班尼路是一个意大利品牌,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香港经营,但是“班尼路在内地的发展一直是不温不火,稳妥而细腻”。

1996年,香港德永佳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班尼路商标,并创立广州友谊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对班尼路重新包装,锁定为年龄在18—40岁的人士,主打年轻路线,旗下有班尼路、(s&k)、互动地带(i.p.zone)、衣本色(ebase)四大品牌。


1  
阅读数量(33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