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打破生存天花板 200重庆服企“留学”韩国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4日

每当韩剧热播时,剧中靓丽的服饰总能掀起时尚潮流。而对我市消费者来说,今后想买韩流服饰就不需要找代购了。7月8日,由重庆纺织工业联合会和重庆市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带队,我市200家服企组团赴韩国考察,并就成立“尚盟韩国资源整合中心”、韩国面辅料资源进驻重庆等达成合作意向。

重庆服企为何选择抱团前往韩国“取经”,韩国服装业又能为重庆提供哪些经验?商报记者此次受邀跟随考察团在韩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在这一过程中逐一浮现。

渝企引入韩国面辅料

重庆服企考察的第一站是大邱,这是一个大家并不太熟悉的城市,但却是目前韩国最大的原辅面料中心,企业直接年出口量达35亿美元,不少韩剧中的潮流服饰就发源自这里。按照规划,大邱在2020年还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面辅料中心。

7月9日上午,在大邱的韩国纤维开发研究院一楼展示大厅,各种新颖的纤维材料立马吸引了重庆考察团的眼球。“这正是我们非常需要的。”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会长牟卫一边参观一边感叹。

当日,朝天门服装企业协会便与韩国纤维开发研究院签下合作协议,引进韩国面辅料入驻重庆。此外,重庆服企还与韩国服装协会、东大门出口支援中心、韩国时装研究院等就成立尚盟“韩国资源整合中心”、东大门等行业资源进驻尚盟重庆时装产业园项目达成初步共识,发布了“首渝时尚产业合作宣言”。

此外,双方还谋划在尚盟西部时装产业园项目内建立“韩国之窗——时尚品牌馆”,每年在渝举办“首尔时装设计周”、“韩国服装博览会”等活动。韩方还将出席2014年10月尚盟举办的“重庆国际时装产业论坛”活动,确定双方深入合作事宜。

有利重庆服企提升利润

“重庆的服装业度过了十余年的疼痛期,已经到了爆发的关键时刻,然而,面辅料的质量却成了突破的天花板。”谈及抱团出海的原因,重庆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唐均才表示。

唐均才介绍,如今在服装行业整体疲软的环境下,重庆服企遭遇了销售、利润增长的最大瓶颈。以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的300多家会员企业为例,去年以来,销售普遍下滑了20%左右,有的利润下滑高达50%。“再不改变,1/3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唐均才表示。

幸福阳光品牌负责人刘红俊是此次参与考察的成员之一。他坦言,与品牌企业每件上百元的利润相比,一些中小服企已进入微利时代甚至是在生存边缘挣扎。

而另一方面,韩流服饰近年来风靡整个东南亚地区,并已形成独特的时尚风格。在唐均才看来,韩国服装面辅料种类多,而且与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相比,韩国同等质量的面辅料产品价格仅是其他国家的1/3甚至更低,这也有利于渝企提升利润空间。

声音

“我们也是从作坊开始”

重庆商报:您怎样看待与重庆服企的合作?

韩国纤维开发研究院院长李春植:大邱有1300多家规模以上的纤纺企业,希望以此次见面为契机,与重庆建立起沟通交流桥梁。而重庆有3000多万人口,可为大邱提供广阔的市场,这是供应与需求的相互关系。

重庆商报:韩国有哪些经验可供重庆学习?

韩国时装协会会长元大渊:韩国的服装行业,尤其是大邱的面辅料基地,也是由小到大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我们与重庆的朝天门服装市场很相似,最开始也是作坊式运作。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遭遇到人力成本上升等难题。但是,我们通过技术革新、通过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方式,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大力发展高性能素材,形成产业化发展以及开展多样化营销,逐渐向纤维全产业链发展,这或许就是成功的因素之一。我很赞成重庆服装企业抱团发展的做法,单个企业的力量有限,只有抱团才能发展得更好。

东大门出口支援中心部长郑在焕(音译):中国服装(9.83, 0.00, 0.00%)企业已经发展得很快,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只是时装行业的品牌沉淀需要时间,服企要有追求成功的意愿,打造品牌的意识。7月下旬,我们将带韩国东大门服装企业到中国考察,今后希望与重庆在设计、研发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纵深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6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