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外棉:现货询盘阶段性回暖 ICE难破65-70美分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8日

据几家外商和机构反映,受ICE主力合约先后跌破70美分、68美分,美国棉花主产区天气、产量的炒作已近尾声,中国政府明确8月底前不再调整抛储政策以及外围市场逐步止跌企稳,包括中国买家、印度、印尼、越南等买家对远月报价的美棉、印度、西非棉的询盘增加,ICE盘面现多空对峙、振荡触底的迹象。业内分析,ICE主力合约短线或企稳反弹,有望重回70美分关口上方,虽然美棉产量问题仍是市场的主要压力,但在利空消息兑现后,空头力量明显减弱,65美分/磅强支撑位显现,因此65-70美分厢体将是短期多空力量争夺的焦点,一旦底部下破65强支撑位,投机基金和多头的信心面临崩溃。一些买家表示,ICE主力跌近67美分,10-12月船期的EMOTSM级的报价已跌破80美分/磅,SM级西非棉报价跌至75美分/磅左右,现货价格与棉纺织厂、进口商测算的入市价相差无几,虽然整体处于下降通道,期货下滑的风险仍在,但买盘需求和消费不断增加。

7月17日,青岛、上海、张家港等地2013年度印度棉、美棉的报价明显分化,差价拉大,S-61-5/32〞的美元报价在7-82美分/磅(LC90天),8/9月船期美棉EMOTSM级报价在84.5-86.5美分/磅,清关S-6、SM级西非棉报价分别为16400-16500元/吨、16800-16900元/吨,如果单次采购量达到5个柜以上或全款采购,还可让利100-150元/吨。一些贸易商表示,卖家担心7月大量的澳棉集中抵港,8月份巴西、阿根廷棉已大量装运,加上对新棉上市期国内棉价继续下跌至16000元/吨甚至15000元/吨的担忧加重,进口配额紧张的局面短期无法改观,因此抛货、甩货、认亏出局的操作明显上升,受降价影响,一些拥有进口配额(一船贸易及加工贸易)的用棉企业、贸易商采购保税棉、即期装运及远月合约外棉的热情阶段性恢复,一些企业反映,低价、品质略好的印度棉和“质优价廉”的西非棉近日询价、看货、取样的买家增多,美棉成交也现触底回升的迹象。


1  
阅读数量(59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