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吉林化纤:50年拔节而上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2日

从1964年肩负新中国解决东北人民穿衣问题使命出发,到2014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纤集团,拥有着5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吉林化纤,以持久的内生力、创造力和文化魅力,用多彩的经纬开辟亚洲市场,实现与欧洲的技术合作,并逐步向更广阔的市场延伸。
  艰苦创业篇
  在困境中起航
  1959年的隆冬,一支创业小队冒着严寒在距吉林市15公里的松花江畔树起了“吉林市人造纤维厂筹备处”的木牌。1960年9月,年产3400吨粘胶短纤项目破土动工。创业者们住地窨、迎风雪,战天斗地,不畏万难,一个为解决祖国人民穿暖穿好的梦想从此起航,一个为打造新中国人造纤维基地的创业征程开始跋涉。
  ◆采访人:吉林化纤公司原机动处处长何忠玉
  讲述:那时候,我们住的是地窨子,吃的是窝窝头,冬天夜晚睡觉,要先将砖头放在炉子上烤热,然后放在脚底下,才能睡着,一觉醒来须发满是白霜,一个玉米面窝头没吃完,另一个早已冻成冰坨。而且,当时没有专用卡车和铁路专线,创业者们就是靠人拉肩扛,硬是把工程材料从3公里外运到工地上。当时,我们就一个想法,赶快把这个工程拿下,早日投产。
  1964年4月19日,纺丝女工谭淑琴激动地踩下第一个纺丝泵、压下第一根曲管,第一束洁白的银丝喷涌而出。8月,吉林市人造纤维厂正式宣告竣工投产。一座年产3400吨粘胶短纤的现代化企业在长白山下、松花江畔扬帆起航。
  成绩与荣耀并没有让吉纤人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让他们满怀激情,朝着新的目标进发。
  1986年4月1日,伴随着长丝工程开车典礼的鼓乐声声,吉林化纤实现了从单一短纤产品到长丝产品的拓展,迈出了长足发展的历史性一步。
  ◆采访人:吉林化纤公司原机动处处长张泰茂
  讲述:公司的员工和干部队伍素质过硬,安装过程非常辛苦,三人工作两人干,抽出一人搞基建,员工吃苦耐劳。
  从此,粘胶长丝承载着“白山”的品牌,征服苛求完美的日本市场,占领欧洲高端市场,享誉全球。
  全面发展篇
  在改革大潮中行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吉纤人以敢闯敢试的精神和善打硬仗的作风,拉开了全面发展的序幕,踏上了“高速度、快节奏”发展的新航程。
  1.8万千瓦自备电站,1.5万吨粘胶短纤移地改造,900吨、1400吨、2950吨、5600吨、2200吨粘胶长丝项目扩建,无不凝结着吉纤人的智慧和汗水。
  为从源头抓好产品质量,1989年,兴建了吉藁棉浆厂,保证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到2000年5月,粘胶短纤维产能达到3万吨,并摘取了中国化纤产品最高荣誉——“国家银质奖章”,成为首个中国免检产品。粘胶长丝产能达到1.7万吨,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在扩建粘胶纤维的同时,他们瞄准了与国际接轨的腈纶纤维,向着上规模、增效益,成为大化纤企业的目标迈进。
  建设者们战严寒、斗酷暑、筹资金、抢进度,仅用30个月时间,1998年5月29日,6万吨腈纶工程实现了一次投料开车成功,一次出合格品,创造了国内同类项目投资最少、建设工期最短、达产达标最快等诸多历史记录,被称作腈纶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单一产品发展到粘胶短纤维、粘胶长丝、腈纶纤维、化纤浆粕四大系列产品,从吉林省化学纤维厂改制为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再到1995年7月29日,一个集国有资产经营、化纤生产、商业贸易、建筑安装于一体的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无不彰显着国有纺织长足发展的强劲势头。到吉林化纤建成投产40周年之际,公司产能达到20.3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比建厂初期利税增长近40倍,总资产增长100倍。
  在取得了丰硕经济成果的同时,也丰富和创造了“以人为本,从严治厂”、“抓质量,创名牌”、“敢闯敢试,善打硬仗”;“开拓求实,争创一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等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思想内涵。
  凭借粘胶纤维产业链一体化、腈纶纤维规模化优势的驱动,吉林化纤如一艘化纤巨轮,在纺织行业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创新跨越篇
  在创新发展中开拓
  乘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吉林化纤吹响了提速增效的号角,秉承“学习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在做大腈纶、做精粘胶、做强原料基地、做优竹炭产业的战略指引下,引进新元素,寻求大合作,开发新“丝”路,吉林化纤迎来了科学发展的划时代变革。
  依托竹浆粕、竹纤维、麻浆粕、麻纤维、青竹长丝的专利技术,向上延伸产业链,分别在四川、湖南竹、麻产区增建了天然纤维原料基地,积极探索竹、麻等可再生原料的开发。应运而生的“天竹”竹纤维,以其天然抗菌、防紫外线、吸湿、柔软、可降解等优良特性被誉为“21世纪健康纤维”、纺织界“第五元素”,引领了纺织行业的一次绿色变革,实现了与国家战略的融合对接。组建了天竹联盟,整合资源,协作开发,经过10年的发展,联盟成员由24家发展到103家,成为中国竹纤维产业基地,开创了中国纺织商业模式的先河,并荣获首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
  对标国际,高水准扩张。引进世界著名的德国恩卡公司高延伸连续纺长丝专有技术建设了5000吨连续纺长丝项目,借助企业多年积淀的粘胶长丝生产经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吉林化纤发展规模优势,与意大利蒙特公司合资建设15万吨差别化腈纶一期项目,腈纶产能达到24万吨。
  进入“十二五”,吉林化纤把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实践纺织强国梦想的着力点,依托大腈纶、大产业的资源优势,首创湿法二步法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工业化生产专利技术,2011年11月,国家火炬计划产业项目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工程建成投产。
  到吉林化纤建成投产50周年之际,公司综合产能达到47万吨,成为全球一流的生物基长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竹浆粕、竹纤维、腈纶纤维、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亚、欧、美、非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公司建设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建立了吉林市首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相继开发了有色、阻燃、莱麻、蓄热、抗起球等差别化新产品,获得了自主产权专利30余项,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全国纺织原料企业中唯一一块“中国保健功能纺织品原料基地”的奖牌也落户吉林化纤。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0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