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需求深度影响澳大利亚羊毛产业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7日

据《澳华财经在线》8月5日报道称,澳大利亚羊毛企业正切实感受着中国国内信贷紧缩带来的阵痛。业内人士对于这一购买澳大利亚70%以上羊毛产品的大客户有着复杂的感情,对本地羊毛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和思考变得更加迫切。
  报道称,Techwool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含脂羊毛和脱脂羊毛贸易商与出口商之一,其贸易经理兰姆(JoshLamb)日前在新南威尔士州小镇Gunning出席一场论坛时指出,中国正在被证明是当前羊毛业最好的伙伴,但同时也告诫称,每年澳大利亚羊毛产量的大多数都被出口到中国,过于倚重单一市场并不利于行业发展。
  这场论坛的主题是“洞察绵羊与牛肉市场及生产系统”。在阐述如何确保羊毛业的长期收益时,兰姆列出3个主要问题:优质细羊毛需求的缺乏、新从业者的缺乏及中国的信贷紧缩。其中有2个问题可能无法解决——市场对细羊毛需求的缺乏,及吸引新业者的进入。
  兰姆表示,中国羊毛产品需求构成对澳大利亚羊毛生产有着较大影响。中国对羊毛的需求对澳大利亚羊毛生产商及出口商十分重要,但中国进口商通常买的是21微米细羊毛,很少选择购买质地更为优良的18.5微米的细羊毛。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优质细羊毛市场的衰落。而在如印度与欧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当地的细羊毛加工产业都在蓬勃发展之中,不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需求量较小,无法满足澳大利亚羊毛业过剩的产能。
  报道称,25年前,羊毛业被日本与欧洲的加工与贸易公司控制,但现在其中的大多数公司都已不复存在。截止今年6月底,澳大利亚羊毛总产量的72%被出口到了中国。但缓慢增长的中国经济也使羊毛买家与加工商倍感下行压力。兰姆表示,受低回报率的影响,许多法人公司模式的羊毛买家与贸易商已退出市场。据FarmWeekly援引兰姆的话称,“目前羊毛业排名前20的大公司中仅剩下1/4属于法人公司。”仅家族式贸易商却仍倾向于坚守羊毛业。兰姆解释称,假如法人公司式贸易商打算投入2亿或3亿澳元进行羊毛贸易,那么这些公司需要赚取比1%(羊毛业过去五六年平均回报率)更多的利润。“这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在这个行业无法持续,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也是无法持续的”。
  兰姆坦言,当前市场上细羊毛供应过剩的现象是由于干燥的季节性条件造成的,而非低微米羊毛的传统形式。因此解决当前需求疲软的唯一途径是减少和尽快消化市场上这种因干旱而产生的细羊毛的量,但这需要时间。兰姆表示,他希望十年后中国进口量只占澳羊毛总产量的50%,因这意味着另外50%的羊毛被出口到别的国家,以避免对中国市场的过分依赖——“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及科技局(ABARES)预计,中国服装零售销量增长放缓,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制衣业不断转向生产合成纤维服装,预期这将制约细羊毛的市场需求。尽管价格会有所上涨,澳大利亚羊毛年产量在未来1年中将进一步缩减。


1  
阅读数量(2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