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自今年6月中下旬以来呈单边下行态势,几乎尽数回吐全年涨幅,俨然一派寒冬景象。本文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剖析大跌的缘由,并研判后市。
【CRB指数跌跌不休,权重商品一片惨淡】
衡量一揽子大宗商品的CRB指数自6月23日最高触及313.27点后一路下行,今日最低下探至286.78点,创下今年2月8日以来最低水平,期间累计最大跌幅达8.5%,离1月2日创下的年内最低点272.04已不远。下图为CRB指数日K。
农产品期货跌势尤为凶猛,棉花、谷物、油脂油料期货跌幅居前。CME瘦猪肉期货同期最大跌幅高达27%,美大豆和玉米期货分别跌19%和21%,豆油豆粕同期最高跌幅均达到19%;软商品也“不遑多让”,美白糖和棉花期货同期分别重挫14%和21%。
分析人士指出,天气资料显示,今年欧洲、黑海和美国等主要粮食产区作物生长条件尤其适宜,大豆和玉米因美国今年破纪录的产量预期而大幅下挫。目前全球主要农作物预期增产,库存又创新高,丰产预期和出口竞争加剧导致谷物价格走低。总体来看,未来若无极端天气威胁,农产品市场价格仍将振荡走弱。
原油占CRB权重超20%,6月下旬以来欧美油价整体呈现单边下滑走势,期间最大跌幅均超过12%,对CRB形成拖累。
卓创资讯能化分析师高健向大智慧通讯社(微信:dzh_news)表示,起初油价下跌因为伊拉克紧张局势没有影响到该国的实际供应,此前的地缘风险溢价被迅速回吐;随后,利比亚港口恢复出口,市场供应进一步增长,加剧油价跌势。虽然7月中旬因乌克兰局势再度升级,以及经济数据利好,原油期货短暂反弹,但石油市场整体供应过剩以及美元汇率持续攀升继续重压原油期货,国际油价再度转入下跌通道。
随着9月来临,传统需求旺季将结束,炼厂进入季节性检修,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减弱。此外,即便当前地缘风险仍未消除,但风险溢价相对有限。而且,OPEC表态现有油价处于合理水平,暂无限产保价计划。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表现各异,中欧经济增长势头放缓,而美联储继续收缩购债规模,市场流动性继续收缩。即便后期市场进行结构性调整,欧美油价在105和100美元关口会面临较大上行压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