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昆明的各大商圈依旧是运动品牌青睐的地盘,但难以回避的现象是,部分运动品牌已经开始收缩战线。
动感音乐加上拍掌声,不知何时成为店家招揽顾客的方式。对庞云化名和她的同事们而言,站在门口不停拍手已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与她们的热情相左的,是冷冷清清的客户。来来往往的人进店的没有几个,有的人甚至会流露出讨厌的表情,因为狭窄的人行道受到了庞云们的挤压。
店员火热的表情与价格的折扣难以诱人,这是最为尴尬的事实。购买方式的转变,成为影响实体店销售的一个因素。就连庞云自身,很多服装都是在网上购买。
尽管昆明的各大商圈依旧是运动品牌青睐的地盘,像南屏街商圈几乎是运动品牌的天下,但难以回避的现象是,部分运动品牌已经开始收缩战线。
关店潮持续
近几日,体育品牌安踏、李宁、匹克等陆续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安踏后来居上、匹克业绩向好、李宁亏损持续扩大颓势明显。
在多家公司已开始复苏回暖的情况下,李宁仍难逃亏损持续扩大之尴尬。而安踏创营收41.2亿元,成为上半年行业销售之首。
李宁半年报显示,仅仅半年时间便关店244家,其中南方市场就高达108家。有媒体报道,李宁与已合作23年的中国体操队悄然分手,安踏取代其成为中国体操队的赞助商。
李宁集团执行主席李宁表示,是公司主动放弃相关赞助权,考虑到公司的资源有限,想集中资源发展核心品牌和项目。
在某品牌从事销售多年的张雄透露,2004年到2008年是中国运动品牌狂飙突进的阶段。当时各大品牌的策略是在全国扩张圈地,疯狂开店,数目最多时达到近万家。
开店圈地模式在2011年达到顶峰。当年,国内运动品牌开设的店铺数几乎在7000家以上,加上耐克、阿迪等品牌,全国范围内分布着几万个运动品牌店。
受库存影响,国内运动品牌2012开始上演关店潮,李宁、特步、匹克等6大运动品牌关店数超过3000家。
有公开数据显示,李宁2012年关闭了旗下1200家店面,匹克关闭了1067家、361度关闭96家,安踏关闭110家,中国动向关闭了569家店面。
“昆明的许多主要街道,以往随处可见运动品牌的店铺。”张雄说,如今很多踪迹难觅,主要集中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商圈。
在昆明最繁华的商圈,南屏街、小花园及小西门,几乎是各大运动品牌的势力范围。各大品牌在门店的布局上也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态势。
其中,以安踏的门店布局最为集中。在小花园商圈和南屏街商圈,安踏最近的两家门店相距不足200米,还不包括商场和专业折扣店。
专业运动商场的布局在该商圈也更为集中,在人民中路上,奥龙世博和滔搏运动两家运动商场相距不到50米,并且两家所涵盖的品牌其实并无差异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