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大国沦陷 欧元区复苏难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今年1月,爱尔兰率先走出欧债阴影,重返国际债市。随后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是希腊也顺利发债,“五猪”先后上岸,瞬间欧元区经济似乎让复苏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好景不长,二季度环比零增长的数据又让欧元区重回噩梦,尤其是德国、法国这些大国的先后“沦陷”。一时间,欧元区复苏夭折的说法甚嚣尘上。

  复苏停摆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零增长,低于市场预期的0.1%,也弱于一季度的0.2%;同比增长为0.7%,比一季度增速降低0.2个百分点。

  数据阴霾下仍有几缕阳光。荷兰和葡萄牙继第一季度的经济萎缩后,在第二季度有所反弹,增长率分别达到0.5%和0.6%。西班牙的经济增速也从第一季度的0.4%攀升到第二季度的0.6%。

  可惜,较好的成绩却被欧元区中最大的三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冲淡了。意大利,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已经公布了0.2%的衰退,这使得意大利陷入了自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三个衰退期。法国,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停滞。但是最致命的一击来自德国,作为欧元区的驱动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2%。

  “年初开始的欧元区经济复苏进程已经中断。”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王朔直言指出,德国、法国等欧元区经济增长发动机熄火是造成欧元区经济复苏中断的主要原因。

  意大利和法国主要毁在自身体制改革问题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研究员姚铃解释称,意大利政治体制动荡,导致经济政策改革难落实,同时危机期间负债规模过高,“船大难掉头”;法国福利体制过于繁重,危机前还可以靠自身过硬的制造业等基础“扛”一下,危机爆发后“入不敷出”,经济增长问题开始凸显,经济迅速转入下行通道,至今未有好转。

  至于德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刘华芹认为,对于债务危机后,主要依靠出口提振带动复苏的欧元区经济来说,乌克兰危机带来的掣肘效应其实早已显现,经济领头羊德国的低迷表现,就与乌克兰危机脱不了干系。

  良方何在

  欧元区复苏不振,欧央行作为政策决定部门自然心急,先后祭出多项措施打压通缩,刺激经济增长。

  资料显示,早在今年6月,欧央行就将基准利率降低到了0.15%,成为引进负利率的第一大央行,推出第三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03),宣布将结束证券市场计划购债冲销操作并正筹备资产支持债券购买计划等。

  不过,正如《经济学人》所指出的,欧洲央行的批评者认为已出措施并不够,他们希望央行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创造货币来购买金融资产。但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对于欧版量化宽松,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继续坚持此前“最好准备”“有必要时推出”“非常规性货币政策”的表态,显示出其更倾向于将欧版量宽作为最终武器延缓推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