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江苏国际服装节吹来转型风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6日
素有行业“风向标”之称的江苏国际服装节12日-14日在南京举行,记者发现,应对产能过剩和转型压力,企业高招不少。

  “冲着这个‘智造’我非来不可!”江苏天源服饰董事长唐信宏得知本届服装节特别设立了智能装备展区,专门报名参展。为运营好现在的这家代加工企业,唐信宏已连续4年前往越南、柬埔寨等地考察,“前两年成本上没优势,只能任凭订单‘东南飞’。”这两年引进智能生产设备,控制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失去的订单又回来了。这次参展就是为了挑选最新款的生产设备。

  眼下,不少服装企业和天源一样走上了“从老裁缝到新智造”的转型之路。

  苏州亚波罗电子科技总经理王荣华带来了最新研发的全自动智能运模机,可实现多台缝纫机同步生产,模板缝制过程自动化程度高。8个小时,传统的平车流水线一人一台机器能生产72件,使用智能运模机一人一台机器可生产180件。

  “机器换人”,不仅仅解决了劳动力短缺、成本过高的难题。国内知名服装企业红领集团投资2.6亿元,建成了“数字化大工业3D打印模式工厂”。整个企业就像一台大型3D打印机,消除了个性化需求与工业化生产的矛盾,实现了成本最低、效率最优,还能避免因提前大量备货而受困于产品过剩。如今,红领集团还在尝试小批量、多款式的“定制化生产模式”。

1  
阅读数量(63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