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产品牌转型“快时尚”:为何只快不时尚?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1日
 有的国产品牌,学习zara的模式,款多量少、缩短补货周期和供货时间,同时又借鉴优衣库的低价策略。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又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成本高企、质量问题频发等。

  其实,这些品牌的举动,无疑是看到了近几年内国外“快时尚”在中国市场的不俗业绩。当然,“快时尚”也确有值得本土品牌借鉴的地方,比如控制成本、降低库存等。

  但是并非任何品牌和企业都可以“依样画瓢”,转型成为“快时尚”企业的。它需要企业有一支眼光独到的设计、买手团队,能做到款式国际化、更新快,还要有整个生产、供应系统来保证快速交货、快速反应。很显然,大多数本土品牌无法达到这一点。

  同时,国际“快时尚”品牌店铺规模大,动辄数千家,在与上游供货商的对话中掌握定价权,可以低价格、快速度拿到货物,这也是本土品牌办不到的。说白了,当前国内“快时尚”品牌仍处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供应链效率、加强开发能力是首要任务。

  虽然国内服装品牌大多受到“快时尚”冲击,发展面临压力,但是“快时尚”并非传统服装企业走出困境唯一的“救命稻草”。这部分企业应该向国际大牌学习其高效的商品企划体系、生产配送模式及贴近市场的策略,针对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短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差异化路子。

  相关链接:

  第12届琳琅沛丽亚洲皮革展新闻发布会9日中午召开。发布会上,意大利琳琅沛丽展览公司总监salvatore mercogliano阐述了中意两国皮革产业的深厚渊源,介绍了两国之间近年的皮革业贸易情况,对两国皮革行业今年的贸易额做出了积极的预判。

  “意大利与中国两国之间的皮革行业历史渊源深厚。” mercogliano分析道,琳琅沛丽米兰秋季皮革展上,参展商共有1126家,中国访客数量居展会访客总数前5之列。不仅如此,据了解,尽管全球经济走势低迷,2013年中国和意大利之间的皮革业贸易总额达到32亿欧元,创有史以来最好成绩,比1995年的双边贸易额高出3倍多;而2014年前7个月,意大利与中国之间的皮革贸易同比增长了3%。

  mercogliano表示,中意两国在整个皮革产品链中各类产品的贸易趋势各有不同,如成品革贸易显示局部下降的特点,配件和部件贸易均出现增长,而两国出口均呈现增长的皮革成品类别则各有不同,中国对意大利市场以出口鞋为主,意大利则以皮手套、时尚包袋等配饰在中国市场致胜。由于最近几个月中国市场对于意大利皮革产品的需求显示回升迹象,意大利皮革行业对于今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预测持积极态度。

  mercogliano介绍,包括琳琅沛丽亚洲皮革展在内的一系列琳琅沛丽展会凭借最前沿的流行趋势发布,在全球皮革行业影响广泛,而其背后的强大支撑来源于意大利的皮革产业。“意大利的皮革产品大量用于出口,全球出口的皮革产品中3件就有1件出自意大利。”

  他认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意大利皮革产业的关键词,通过技术创新,意大利皮革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水消耗成本分别减少20%和21%。意大利皮革行业企业重视原材料使用创新,积极与环保机构合作,在产品价值、品质、科技创新、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mercogliano表示,未来意大利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推动两国之间的皮革贸易,他还盛情邀请现场嘉宾们关注并参与琳琅沛丽公司2015年1月份与2月份的重要活动,包括于1月15日至16日在米兰举办的潮流预测展(anteprima)以及2月25日至27日举办的琳琅沛丽(米兰)春季皮革展。

1  
阅读数量(9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