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零售业正向“全零售”模式转型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4日
普华永道日前指出,虽然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零售行业增长整体放缓,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缺乏增长活力,但随着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加上第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第四季度零售总额有望增加,零售业迈入稳健发展阶段。普华永道建议零售企业完善全零售模式,为长远增长打好基础。

  普华永道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王笑表示:“中国消费市场正在经历着转型,消费者从以往偏好以价格为取向的消费转变为更注重质量的消费。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促使消费者消费方式呈现出智能、互联、自主的趋势。消费者能根据需求更主动选择不同渠道购物。这些变化正深刻改变着中国零售业,以消费者为中心、全渠道经营正成为零售企业转型的主流方向。”

  普华永道发布的《实现全零售——消费者的期望推动未来零售商业模式的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在网购方面领跑全球,每天有七分之一的消费者在网购,每星期的网购比例超过60%,而全球对应数字分别仅为5%和21%。

  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使用多种设备进行购物,要求加强在使用各种渠道购物体验的一致性。消费者期待出现一种“全零售”方式,既能将数字体验带到现实世界当中,又能提供一个更综合、更个性化的体验。

  普华永道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合伙人汪颖说道:“充分挖掘全渠道零售的潜力,不仅仅停留在推出一个产品目录或照搬一个商家产品在线上,坐等客户上门。消费者线上浏览和消费习惯等数据是否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尤为重要,要使数据能够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结合,调动公司各部门资源开展工作。可持续增长需要零售企业紧密整合所有渠道。”

  相关链接:

  在楚睿商业董事长黄文杰看来,沃尔玛在华开发并持有物业的策略,目的或为降低风险并寻求新的增长点。

  “这么多年来,商场行业的市场价值总体是上升的,如果物业是自身持有的话,不仅是日常零售经营,物业增值本身也会给他们带来利润。如果物业是通过自身经营来增值的,就相当于他们的经营获得了双倍的收益,同时也降低了业主升租或者不租给他们的风险,既避开风险,又能带来双重的收益—经营收益和增值收益。”

  不过,黄文杰同时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持有物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我所知道的还有麦德隆、家乐福,其实他们近期都有这种动向,就是有意持有物业”。

  实际上,早在2012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显示,国内零售企业超过半数都涉足商业地产,以此贴补零售主业的做法已经蔚然成风。2012年,旗下有食品、百货、酒店等多板块业务的雨润集团宣布在2015年完成建设50个商业综合体;2013年,进军商业地产的红星美凯龙集团旗下红星商业表示,将在2020年完成100个爱琴海购物中心的建设;英特宜家购物中心集团投资100亿元在北京、无锡、武汉开发购物中心。

  与此同时,黄文杰也预测,尽管国内的大型零售设施建设在一定区域、局部,尤其是在一些核心传统商圈里呈现饱和,但沃尔玛所提的“社区型购物中心”,未来几年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购物中心都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核心区域,更多的是一种都市型购物中心,这也是过往开发的一个重点。但在10多年时间里,房地产发展了,每个城市的格局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扁平化发展的趋势,扁平化的意思就是有更多细的区域形成,有更多商业市场空缺点。其实一个城市不能承载非常多的都市型购物中心,但是社区型购物中心只针对一部分区域里的客流,10万或者20万的客户群已经可以支撑社区型的生存空间。一般的说法是,五六十万的人口才能养活一个都市型购物中心,但社区型购物中心可能5万人就可以养活。”黄文杰分析。

  不过,这一业态也并非沃尔玛独家创新。实际上,国内诸多住宅开发商如万科、世茂、花样年等,以及商业地产商宝龙地产等,均已在“社区型商业”方向发力。

  而作为欠缺开发经营的零售商沃尔玛,此番在华加码商业地产能否真正为其带来业绩增长同样有待验证。

  “沃尔玛在中国做持有物业并不能改变实质,商业的本质不在于你持不持有购物中心,在于你卖的东西是不是受欢迎、快周转,价格是不是合适。所以持有物业可能对它的短期成本会有帮助,但不改变现在的实际情况。”前述零售行业分析师表达了其谨慎的观点。


1  
阅读数量(84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