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NBA几易主 体育用品市场再洗牌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5日
 近段时间,关于nba“婚变”的消息在业界传得沸沸扬扬。就在匹克向媒体证实传闻属实后,安踏终于在两天前为这场联姻掀开神秘面纱。事实上,从cba到nba,这些年来篮球场上的商战从未停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三国演义”,加快了体育用品市场的洗牌。 □早报记者 吕振震

  联姻:赛事与品牌相融合

  10月13日下午,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与美国职业男子篮球协会(后简称“nba”)战略合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双方共同宣布正式推出安踏nba联名品牌商品,并在品牌、联赛和篮球推广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内容之丰富可谓是nba与中国品牌合作以来最可观的一次。值得关注的是,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三年内做到中国篮球市场份额第一”的豪言,在业界激起巨大的反响,国内篮球市场争夺迎来白热化时代。

  与nba上次的合作者不同的是,此次安踏与nba的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号上面,还涉及nba活动、品牌、文化、篮球推广、产品等多个层面,用安踏公司负责人的话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包括安踏nba联名品牌商品的开发销售、nba独立品牌商品的运营、推动nba篮球文化发展,以及推广中国青少年篮球事业等。

  记者了解到,授权商品是此次合作的最大亮点,涵盖安踏nba联名品牌商品 、nba独立品牌商品以及安踏nba联合店铺与授权店铺等多方面的合作,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的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安踏的终端店铺,以及线上授权渠道随时买到nba及旗下30支球队的篮球产品。

  nba相关负责人表示:“安踏是中国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体育市场的领军体育品牌,其在体育的各个领域都有令人惊讶的成绩,拥有丰富的产品和推广经验。与安踏展开合作符合nba的市场战略,这不仅有利于nba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市场机会,相信双方的合作将对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激战:从cba打到nba

  关于篮球赛事资源的争夺战,各品牌商是从cba打到nba的。

  时间翻回2012年,随着安踏与cba的合同即将到期,李宁、耐克及安踏在这一年展开了新一轮的cba赞助商的竞争。最后,李宁豪掷千金,成为新的“cba唯一指定运动装备”赞助商,合同期限是5个赛季,合同金额为5个赛季20亿元,折合每个赛季4亿元。这样的数字在当年一时被业内专家形容为“天价蛋糕”。

  2006年,nba与阿迪达斯签订一份11年的合约,合同价值为4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为25.23亿元,平均每年2.3亿元。而之前安踏与cba六年的合作,2004年10月,安踏以三年6000万元左右联手cba。2006年,安踏续约cba,每年赞助费上涨到4000万元左右。据传,耐克当初加入竞争的报价也才每个赛季8000万元人民币。李宁与cba的这次高价签约,在当时业界也掀起了“划不划得来”的争论。

  由于一系列战略失误,当初高价拿下cba的李宁在近两年开始陷入下滑困境。而当初宣布理性退出的安踏,则在两年后替代李宁成为中国国家体操队的新赞助商,并随后又宣布签约nba成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在篮球市场开始新的布局。

  对于此次与nba的签约金额,安踏虽未透露,但记者从业界知情人士处得知的消息是“每年上亿元的赞助费”。在安踏宣布成为nba新合作伙伴后,匹克也对外宣称,结束了与nba中国的合作并不意味着就放弃了这块市场,而是会改变其营销策略。未来匹克还将继续与nba球星合作,启动全新的营销‘星’战略,最大限度发挥明星效应。

  “安踏接手nba的合作,对匹克来讲并不是坏事,这个世界足够大,这个市场也足够大,容得下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国品牌这些年在nba的一系列投资也让国外看到中国企业的巨大潜力。”匹克董事长许景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争霸:得篮球者得天下?

  事实上,在姚明进入nba带动中国的篮球热后,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得篮球者得天下”的格局就一直在延续。

  几年前,李宁的高层曾向当时的篮协掌门人李元伟抱怨,李宁所有的运动装备中,卖得最好的是篮球鞋,失去cba联赛这块阵地实在可惜。为此,两年前李宁不惜重金抢下cba这块惦记已久的阵地,并在当年签约nba球星韦德,以求进一步巩固在中国篮球运动中的地位与市场份额,李宁在篮球市场一时风头正劲。

  而安踏在赞助cba后的营收数据可观。据数据显示,2004年,安踏首次与cba合作,当时安踏一年的营业额为3.1亿元,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89亿元。在2006年,安踏续约cba,每年赞助费上涨到4000万元左右时,当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羽翼尚不丰满的安踏是在冒巨大的风险,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利用篮球这一主要产品提高自身知名度后,安踏生产的其他运动类产品也得到认可,无疑,牵手cba让安踏在中国的运动品牌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就在安踏签约cba的几年,匹克也通过成为nba中国官方合作伙伴及nba球星战略重点,为其营收带来显著成效。通过过去的合作,匹克连续6年居于中国篮球鞋细分市场第一名,并成为nba第三大球员赞助商。

  从匹克、安踏到李宁,从cba到nba赞助权的几度易手,可以看出国内体育品牌对篮球市场高度的重视,从赞助篮球赛事到签约一系列球队与球员也让他们尝到很大甜头。如今,随着李宁陷入困境,国内品牌原来在篮球市场的“三国演义”逐渐演变成安踏与匹克的双雄会,但是安踏要成为国内篮球市场第一,要挑战的不仅是国内品牌,横挡在面前的还有耐克、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品牌,它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投入还一如既往。

  篮管中心前主任李元伟曾表示,目前中国约有篮球迷3亿人,其中大部分15岁到24岁的年轻人经常打篮球。毋庸置疑,对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的争夺事关篮球市场竞争的未来。

  中国篮球市场的巨大潜力自然也让nba看在眼里。对nba全球市场来讲,中国市场占四分之一左右。这里的人们热爱篮球,而且超过13亿的总人口以及数额庞大的篮球人口,是nba发展的重要根基。nba副总裁、国际发展部主管马克·巴拉克去年在接受美国《扣篮》杂志专访时亦曾表示,中国与西班牙是nba最重要的两大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是最发达和成熟的海外市场。有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的篮球迷有3亿多,比美国的总人口还多,这么大的一块蛋糕谁又不垂涎呢?看来篮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国内体育用品业重中之重的战略要地。

1  
阅读数量(27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