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泉州纺织企业研发新产品 穿衣犹如空调随身带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7日
研发空调纤维、无水染色技术,通过各种创新开发,今年以来,我市纺织行业纷纷启动各自的技术和产品“绿色升级”计划。

  研发无水染色技术

  针对常规纤维着色工序长、产品有色差、色洗牢度低、产生大量需要处理的废水等问题,泉州企业正研发在化纤抽丝生产过程中,直接将颜料融入丝线的工艺。

  “传统染色方法是在丝线生产出来或纺成布后再着色,颜料与纤维无法实现完全融合,在清洗时多少会褪色。无染纤维则在颜料与纤维原材料充分均匀混合后,再进行抽丝,颜料与纤维已经完全融为一体,普通洗涤剂一般无法析出颜料。”泉州约克颜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福泉介绍。

 “同样质量的纤维,运用色母在线染色技术成本大概只需传统染色技术的20%—30%,这还不算节省的污水治理费。”曾福泉说,目前该技术已在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实现了研发中试,该工艺在化纤生产方面已十分成熟,其染色原理仍仅适用于化纤产品,还无法推广到天然纤维染色。

  空调纤维调节冷暖

  在天宇化纤,一款正在研发中的“空调纤维”,将让人们体验到衣服也能自动调温。手热时放在“空调布”上,会感受到面料吸走手上热量;手冷时放上去,感觉它在渐渐变暖。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空调纤维’学名叫相变储能纤维,是具有蓄热、放热双向温度调节功能的纺织产品。”如今市场上,为实现降温,业内开发出舒适导湿纤维和凉爽纤维,但要实现冷暖变温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和成本问题。

  “空调纤维”的市场应用,主要体现在相变材料可以在穿着者热时制冷,在冷时为你取暖。用相变纤维制作的运动服装,可避免人体因过快的温度变化而出现不适;在医用领域根据环境及人体温度的变化,制备成适合人体部位形态的被褥、服装,以及绷带等;在工业领域,可用作建筑材料等。

  据了解,“空调纤维”实现产业化最重要的阻碍是成本。由于相变材料原料成本较高,与纤维混纺的难度较高,导致目前成本仍较高,离消费者的承受力还有一定差距,所以该产品大规模量产上市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1  
阅读数量(4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