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棉花市场逐步进入企稳阶段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2013年市场上就有传言指出,2014年国家将不再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而代之的是行业内呼声高涨的棉花直补政策。2014年初,业内普遍认为直补政策已成为敲定的事实,等待的只是细则的明确。

  国内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实施了3年,实行期间,国内棉花价格与外棉形成了动辄五六千元的内外棉价差,加上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用工、生产成本的上涨,国内棉纺织企业竞争力大幅下降,生存压力巨大。而即将出台的棉花直补政策,则代表了棉纺织行业最真切的呼声,企业认为,只有实行棉花直补政策,才能解决国内棉纺织企业的用棉难题。

  棉纺织业相关研究报告2015-2020年中国浴袍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咨询报告

  2015年1月2015-2020年中国浴帽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咨询报告2015-2020年中国羽纱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咨询报告2015-2020年中国羽绒制品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咨询报告123  就在行业内都处在期待棉花直补细则尽快出台时,棉纺织行业的又一难题——“高征低扣”迎来“破冰”,安徽省把皮棉、棉纱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打破“高征低扣”政策的省份。消息传出后,河北、河南、浙江、湖南、山东、陕西、江西、江苏也先后开始了“高征低扣”改革,一年时间,这项改革以星火燎原之势,几乎覆盖了我国所有棉纺织重点省份,给正处于“严冬”中的棉纺织行业带来一丝暖意,为困境中的棉纺织企业提供了相对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高征低扣”改革好消息不断传出的同时,《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终于在行业的热切期盼下出台,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按照目标价格进行差价补贴,我国棉花补贴政策由“暗补”正式改为直补棉农,标志着我国棉花政策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帷幕。随后,内地9省棉花补贴细则明确。自此,由“新疆、内陆棉农分开补贴”为主,棉企加工资格认定、入库公检等制度为辅的棉花新政格局正式形成。

  在即将实施棉花直补政策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人士就预计国内棉价会大幅下跌,事实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国外棉价也因中国市场需求不足,开始下跌,国内外棉价接轨,价差不断缩小。可喜的是,棉花直补新政实施至今,我国棉花领域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已经效果初显。无论是棉农交售籽棉,加工厂收购籽棉,还是纺织企业采购皮棉,更多的或者唯一考虑的因素就是市场需求,在这个价格机制形成的过程中,不论是棉企、纺企还是棉农,都需要经过一轮痛苦的过程。这是我国棉花政策改革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棉花市场化改革中纺织用棉企业必须接受的“洗礼”。

  时至2014年末,棉花市场逐步进入企稳阶段,纺织企业仍没能走出棉价下跌的阴影。但是随着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以及棉花政策的不断调整、完善,相信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棉纺织行业将迎来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1  
阅读数量(92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