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361°、耐克等鞋服企业探索数据化生产 数据的采集成为鞋服定制的重要依据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1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鞋服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有了大数据的支撑。记者从业界了解到,不少鞋服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研究和利用,开始探索新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模式。

  不久前,361°与百度联合成立了“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共同研究和管理用户真实的数据,研发和生产基于用户需求的数字化产品。除了智能童鞋,还将陆续推出其他智能产品,这一系列智能产品的研发都将基于大数据背后用户需求的抓取和用户生活形态的识别。

  这样的合作,不仅仅是361°在尝试。在耐克众多的鞋款中,“nike+”跑鞋通过无线nike+ipod运动组件与ipod实现信息互通,nike+系列的核心价值在于所构建起来的庞大的线上社区,它的最大功能在于社交。从营销角度看,“nike+”的意义在于,通过数据的连接,和消费者建立一个更为牢固的关系,不仅要让目标群体使用自己的产品,还希望得到反馈和提高附加值。

  早在两年前,泉州六合儿童科技总经理陈树青就看到了大数据在指导鞋服企业生产研发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中国少年儿童脚型数据库》这个项目,陈树青计划在全国范围,针对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采集10万个以上的脚型样本。

  国家皮革与制纺织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主任丘理表示,脚型数据库采集的数据经过商业转换后,将消除我国儿童运动鞋健康性的“技术门槛”,促进儿童鞋的舒适性、健康性及整体工业水平的提升。

  目前,数据的采集已经成为鞋服定制的重要依据。在服企饱受高库存煎熬的2014年,山东的红领集团却靠定制服装实现了150%以上的同比增长。

  登录红领的“私人定制”客户端入口,选择身体18个部位的22个尺寸,根据配图提示,不同部位的样式、扣子种类、面料,乃至每条缝衣线的颜色可以随意搭配。这样,不超过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件为自己设计的西装款式。在线付款、提交,自己设计的西装就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跟随电子标签进入工厂车间的流水线。从接单到发货,只需要7个工作日。

  而这一快速定制服务的基础,正是红领在10多年中积累的超过200万名顾客个性化定制的版型数据库,包括款式和工艺数据。

1  
阅读数量(98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