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产业链上,国家针对上游棉农有种植补贴、农机具补贴,对下游棉纺织企业有进口配额、出口退税、国家储备棉投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好像只有棉花加工企业一直扮演着“姥姥不痛舅舅不爱”的角色。
对于2014/15年度棉花市场的走向,目前棉纺织企业、棉商和部分棉企都持悲观态度,甚至一些机构提出2015年新疆棉难见到15000元/吨的高点,低点却有可能下破12000元/吨。笔者认为,2015年3月份以后国内新疆棉花价格很可能会触底反弹,届时国内外市场将“携手”上涨,推动棉纱、坯布整体跟涨,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基于以下分析:
一、新疆棉相对澳棉、美棉在品质上的劣势虽然略有上升,但在价格和供货上的优势也有所提高,新疆棉仍将是2014/15年度棉纺织企业用棉的“中流砥柱”。2015年1、2月份抵港的美棉数量大幅低于预期,青岛、张家港等港口美棉甚至“一票难求”,但美棉16000-16400元/吨的价格也比内地库新疆棉2129级的报价高1500元/吨以上,SM级澳棉更是高于新疆棉3000元/吨以上,如此高的价差,棉纺厂怎么纺纱也无法弥补。截至2015年1月8日,美棉签约出口已完成87%,中国买家的签约量约41.5万吨,占美棉已出口量的22.57%,国家即使1-2月份下发89.4万吨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要想大量进口美棉也要从棉商手中高价拿货。印度棉呢?由于有大量的国储棉封堵,加上总计89.4万吨配额的限制,即使印度棉价再低,国内纺企采购也会掂量掂量孰轻孰重,况且印度棉还有“最低籽棉收购”托底,不大可能让全球买家占到便宜。而大量的2014/15年度新疆棉已运至内地仓库,供货的及时性得到保证,预计3-8月份将是新疆棉从进口棉手中“抢班夺位”的时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