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以来,国际原油自低位大幅飙升,NYMEX原油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近10美元/桶,涨幅超过20%,促使国内化工品种展开一轮反弹行情。从整体涨幅来看,甲醇最强,塑料次之,PP紧随其后,而PTA相对较弱,究其原因,依然是由基本面所决定的。

国际油价上行乏力
国际原油1月底以来的连续大幅反弹改变了前期单边下跌的趋势。市场转向的速度和力度往往出乎绝大部分人的意料,特别是在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这样的趋势性变化主要来自于市场预期的转变。根据美国最大的四个能源ETF资金变动的监测数据来看,自去年11月以来,大量的场外资金开始介入能源市场,经历长达半年以上的单边下跌行情之后,长线资金发现原油市场的投资价值,进而不断介入其中。另外,美国油服企业公布的周度钻井平台数据也引发了投资者关于美国未来原油产量下滑的预期,在此推动下,油价才出现了修复性的反弹行情。然而,现实情况是美国原油产量不减反增,美国原油库存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这表明供应相对于需求仍处于过剩阶段。因此,经历本轮修复性行情之后,疲软的基本面或将促使油价重回跌势,进而对国内化工品种形成新一轮冲击。
PTA库存不断累积
今年1、2月,国内PX进口量维持高位,PTA生产企业的开工热情较高,基本上在70%以上,即使下游聚酯春节期间降负荷,PTA企业开工率依然维持在75%左右。此外,国内春节假期期间,恒力石化的220万吨新装置正式投产,使得国内PTA总产能达到4568万吨,超过了聚酯总产能,供应过剩压力进一步显现。根据CCF的估算,整个2月国内PTA社会库存料增加超过30万吨,供应压力将在3月集中显现。因此,从供应及库存角度看,PTA现货价格将明显承压。
仓单压力不断增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