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其中在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中央提出了“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的指导性意见。2014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发布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11月4日,内地棉花补贴政策确定,即内地补贴范围为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和甘肃9省,2014年度补贴标准为2000元/吨,以后年度的补贴标准以新疆补贴额的60%为依据,上限不超过2000元/吨。我局针对国家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调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就国家政策调整对安徽省棉花产业的影响以及如何落实国家对棉花生产者给予补贴的课题,组成课题组,先后到安庆望江、芜湖无为、宣城水阳等地与棉花加工企业、棉农进行座谈,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实施棉花价格补贴,调整棉花产业结构,提高我省棉花质量,形成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棉花行业基本情况
1.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总体产量下滑。安徽省目前棉花种植重要分布在沿江及丘陵地区,属于我国棉花种植区中的长江流域中游沿江亚区和长江流域中游丘陵亚区,土壤性质及光照等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棉花,总体来讲沿江棉区的单产比丘陵地区的要高。今年风调雨顺,预计沿江棉区单产可以达到籽棉250公斤左右,丘陵棉区单产籽棉200公斤左右。沿江地区的棉花由于生育期短,成熟度好,容易染色(与其他棉区棉花相比,染色成本少400元/吨)而丘陵地区的棉花成熟早、光照充足,棉花色泽好,马克隆值适中,易于纺织,因而安徽棉花深受江浙、福建纺织企业的喜爱,销售价格也比其他棉区的价格稍高。
由于国家宏观调整棉花种植区域,在四月初国家就出台了对新疆棉区的直补政策,但是内地棉区的补贴政策一直不明朗,农民植棉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滑。据安徽省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省种植面积322万亩,比去年427万亩降低25%,棉花产量预计22万吨。从我局实地调研的情况看,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下滑幅度更大。如安庆市望江县今年实际种植面积15-16万亩,比去年种植面积减少将近一半,芜湖无为县去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今年种植面积23万亩左右,宣城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三分之二以上,由于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虽然我省今年风调雨顺,棉花每亩单产籽棉可以达到250公斤左右,但全省棉花总产量大幅下降已成定局。
2.棉花种植成本偏高,棉农增产不增收。安徽省植棉成本今年每亩物化成本在1700元左右,其中括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需投入800元左右,人工费用900元左右(12个工时,每个工时按照80元计算)。按照平均单产籽棉250公斤左右,每公斤籽棉的生产成本为1700元÷250公斤=6.8元/公斤,每公斤籽棉的最低成本价在6.8元以上,而目前全省棉花收购价格在每公斤6.0-6.4元之间,可以讲今年棉农对棉价的期盼已成了泡影。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