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体育品牌“走出去” 无法寄望中超和CBA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当今中国最吸引眼球的比赛,非中超和CBA莫属。足球梦被中央定义为中国梦的一部分,政策倾斜、资金追捧自不必说,从购买力和上座率角度讲,中超无愧亚洲第一联赛。篮球是国内青少年最热衷的项目之一,民众参与热情高于足球, 李宁肯豪掷20亿赞助,也说明了CBA的影响力。

中国体育品牌“走出去” 无法寄望中超和CBA0.jpg

  国务院《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曼德拉说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中国体育当然也应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中超和CBA固然在国内如火如荼,但中超叫板英超(微博 专题) 、西甲(微博 专题) 、德甲,CBA抗衡NBA,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国体育必须打造自己的招牌赛事,做世界级品牌,做全球第一。或许有人会想当然的说,中国乒乓球天下无敌,乒超是否可被寄予厚望?乒协领导早就吹破牛皮复制NBA,可惜国手们重国家队轻联赛,乒超现场出现过只有一个老头观赛啃烧饼的奇葩场面,转播收视率也乏善可陈,甚至每次转乒球,央视都会顶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罪名遭足球迷、篮球迷抗议。再者说,乒乓球是茶前饭后的“游戏球”,先天不足也难以滋生出轰轰烈烈的氛围。

  窃以为,国内最有可能挖掘出世界第一赛事的领域就是搏击。习主席出于铲除民族劣根性的考虑,首推足球培养众志成城的协作意识,次推搏击磨练匪石匪席的不屈武魂。武术是中华国粹,恢复逝去的武林,重振失传的绝技,是每一个武者的责任,也是国运昌达的标志。幸逢盛世,我提议重设国术馆,像扶持足球一样,把武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正如梁启超的“中华武士道”所言,中华武士道要比日本武士道更源远流长,战国时期诸多“死士”诠释了向死而生的慷慨悲歌。

  西方拳击日渐没落,梅威瑟和帕奎奥的世纪大战被认为是最后的疯狂;日本的搏击大赛K-1将市场转移到中国才得以勉强“续命”,Pride则已经被迫倒闭。与之相反,中国搏击热潮风起云涌,原创品牌《昆仑决》融资后已是世界第二格斗赛事,仅次于美国的UFC(不过UFC只有MMA规则,比赛类型失之单一),至少在站立格斗方面,昆仑决吸引了全球最顶级的当红高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与昆仑决创始人姜华的畅谈里直言,昆仑决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品牌为先,立足世界”,而不是提供一个给中国选手刷成绩的意淫舞台。

  资本大鳄王健林、马云都以注资足球作为政治献礼,不过国内足球的辐射范围毕竟有限,很难想象日本、韩国球迷会成为中超粉丝,更遑论欧美球迷了。出身军营的王健林,资深武侠迷马云或许正在谋划新的体坛暗战,功夫最能刺激民族精武情绪,谁能手握世界级搏击品牌,谁就占据了主动权和话语权,其深远意义甚至要超过王健林收购盈方与马云介入恒大。

  当然,超越UFC成为搏击产业的巨无霸,需要足够的资本支撑和创新思维,就拿不差钱的昆仑决来说,推出各种规则格斗比赛,就能在多元化上压倒UFC。再比如,可以尝试多人对战、徒手斗兽、花样械斗等新颖PK形势,达到俞敏洪建议的“制造事件”目的。武术套路的花架子令人生厌,但换一个角度包装出新,像美国职业摔角WWE那样极具剧情感和视觉冲击力的“惨烈假打”,也势必能征服挑剔的观众。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1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