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遇见未来——服装智造变革之路论坛”在上海CHIC展期间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服装协会与中国纺织出版社主办,《中国服饰》承办,广东爱斯达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出版社顾问、《中国服饰》杂志社社长迟宗君,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王茁、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总经理丁建军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业管理中心主任韩永生、艾瑞咨询集团电商咨询合伙人傅志勇、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谢明、广东爱斯达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樊友斌,与各地行业协会、服装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等近200名与会嘉宾共聚一堂,深入探讨服装行业的“智”造新动能。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王茁指出,金融危机后,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国际服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加之自然能源消耗,原材料、用工等要素成本上涨,中国服装制造业优势渐失。
而随着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的话语权已由生产商、销售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了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颠覆了原有的生产模式。
面对“前堵后追”大局,如何在工业4.0时代,以创新科技和信息化技术重塑价值链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是我国服装制造业一段时期的战略核心。
消费主权时代来了
“乔布斯说,‘我可以改变世界,但不改变我的牛仔裤。’屌丝说,‘我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牛仔裤。’”
作为此次论坛的演讲嘉宾,服装制造企业“智造梦”的造梦者樊友斌在演讲一开场,就以“这是一场大师与屌丝的对话”来生动说明消费者当下的个性化需求。
樊友斌是广东爱斯达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他带领企业历时五年,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将激光、机电一体化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到服装制造,研发了“智能裁缝”——个性DIY定制商城系统,实现了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收到量身定制的服装,将爱斯达从广东均安一家原以代工为主的“典型”传统服装制造企业,变成了一家个性化定制的“非典型”的服装企业。
“新材料、可穿戴设备产品正在融入我们的生活;私人定制、个性定制正在变成一种新的生活模式;移动互联正在以10倍速改变我们的生活,C2B大势所趋。”樊友斌称。
电脑或手机登录网站,消费者只需动动手指,虚拟试衣系统即可通过视频扫描量身,将身高、体型等三维画面在电脑上显示。下一步,在idiymall提供的大量的面料、色彩、图案、款式中进行选择,通过该平台上的智能试衣间,消费者便可看到根据自己身材虚拟展示的服饰穿着效果,此时,消费者轻松调整完善自己的设计细节后便可下单。而工厂在接到指令后,利用企业自主研发的全自动铺布、裁剪设备进行个性化生产。樊友斌说,“从下单到到货,仅需72小时。”
工业4.0的驱动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