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轻纺城市场行情周评(3月16日-22日)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4日
 进入本周,绍兴中国轻纺城常规市场营销一片活跃,现货广有销路,接单不断增多,一周销量较上周继续稳步攀升。

  一周以来,从往来客户方面可见,由于气温尚未稳定,进出客户呈现时多时少状况,总体客流量仅略多于上周;一周上市现货同样时多时少,而现货成交缺乏增长,仅接单成交发送新现上升。以一周需求方面来看,主要集中于春夏时装茄克面料、中老年人夏季粘胶花布、上半年用窗帘布三大方面。一周价格方面,多数暂显稳定,部分略现软弱,部分稳中微升。

  这一周,轻纺城常规市场21大类长短纤布总计销量较上周继续大增,较去年农历同期略现不足。

  相关链接:

  鼓励棉花受益低的地区种植其他高收入作物,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近年来,关于棉农种棉不赚钱的消息不绝于耳,特别是去年,国家不再收储,棉价大幅下跌,棉农赔钱的报道一篇接着一篇。棉花产业的出路在哪?怎样调整结构?近日,记者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2013年以来,棉花生产开始遭遇困境,当年的“皇帝女儿、白雪公主”的风韵暗淡,连续两年减产严重,部分棉农出现负效益。

  常德市农业局粮油科科长吴仁明分析,棉花生产遭遇困境究其原因有四。

  原因一:受恶劣气候因素影响导致严重减产。2013年6至8月的高温干旱天气,8月23日至25日的暴雨和9月上旬的持续阴雨天气,造成秋桃大幅减少、后期大量烂铃。2014年5至6月的长期阴雨天气导致缓苗期延长,生长发育受阻,棉花整体长势差,8月的低温寡照,9月的阴雨,影响了棉花成铃率,导致秋桃和晚秋桃减少,同时增加了烂铃数,导致棉花较正常年份严重减产。

  原因二:棉花价格持续下跌。在2011年前期,国内棉花市场出现卖棉难后,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实行了连续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家贮备量大增。到目前为止,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的棉花库存在1100万吨以上,而国内棉花每年消费量只有600至800万吨,形成了供远大于销的局面。由于国内与国际价格机制差异,国内与国际棉价价差相距较大。2014年,国家调整了相关政策,国内棉价开始一路走低。若要实现国内棉价与国际价格接轨,国内价格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原因三:国家对棉花收储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即“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近年来,受临时收储影响,棉花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种特殊形态,市场上找不到棉花,棉花交储成了唯一途径,在棉花流向过于集中的格局下,棉花调控风险过高,价高伤企、价低伤农,政府调控压力增大,市场所能发挥的主导作用变弱。当前,政府需要逐步卸下“负担”,让棉花产业稳步回归市场,由市场决定棉价。

  原因四: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然而棉花生产季节长,费工多,用工价格大幅上升。目前,我市种植棉花的主要劳动力为老人和妇女,普遍存在劳动力短缺现象,对植棉来说很难实现传统的精耕细作模式。棉花种植因生长周期长,属于需要劳动力较多的作物,而且现在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植棉效益。

1  
阅读数量(11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