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人口红利时代的逐步消失,用工成本的刚性提升,以及经济下行面临的运营压力,机器换工成为晋江传统企业热门关键词,不少企业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通过机器换工抢占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记者蔡燕妮:我现在是在正麒化纤的包装车间,那么在我右手边的这些涤纶丝正准备包装,它们经过机械手的抓取之后,包括套袋、装箱、打包等这些环节,将全部由机器来完成,这个车间一天的产能大概有将近400吨,那这样的一个产能只需要5到6个员工就可以完成。
作为晋江纺织化纤龙头企业,福建锦兴集团旗下的正麒高纤,2014年从台湾地区引进福建省化纤行业第一条全自动包装设备,按照一天将近400吨的产能,在包装工序上节省将近120个员工,产品包装质量也有所提升。
福建锦兴集团总裁刘洪春:整个设备投入,包括我们的研发,包括后期的改造,整个投入将近1000万,1000万的话,按照120个员工工资,我们按照人均工资1年5万块的话,我们将近2年时间就可以收回投资。
刘洪春介绍,其实早在2011年工厂扩张时,他们就已经开始着手机器换工的规划。全自动包装线只是公司在这一方面迈出的第一步,目前,公司在其他规格产品的包装以及前道工序的自动化设备研发及引进也提上议程。
福建锦兴集团总裁刘洪春: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产品下线之后最后一个包装环节,我们未来的考虑就是,整个从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从整个产品下线到输送、到包装,往我们整个包装的上游延伸,就成品出来,我们就实现全自动化,一直到仓储入库。
同样,在龙峰公司,自动化改革也大刀阔斧。在龙峰新工业园一期,从日本引进的津田织机高速运转,1个人看100台设备,车间人手大为精简。
龙峰科技实业公司行政总监卫巍:如果说从数字上来理解,一个传统的这样1000多台的喷水织机的生产工厂的话,差不多要700人左右来维持它的正常运转,但是实际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水平差不多是在200左右这样一个人数,就可以维持工厂正常的开工跟运转。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