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互联网+”时代 服装企业直接用产品与消费者对话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7日
 时代红利带来的机遇和发展毋容置疑,但是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现有的辉煌只是因为搭上了时代的快车,并不能反映出服装企业卓越的市场能力。随着市场大环境的改变,行业的不景气让很多服装企业有了坐过山车的感觉。在浑然不觉中,多少服装企业迷失在时代赋予行业发展的红利中,与消费者的联系渐行渐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服装业正从服务消费者与贴近市场上找机遇。

  “一个既令人心动又使人躁动的现实是:线上线下消费并举已成为消费方式新常态。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纺织服装占全部网购1/4以上份额。‘互联网+服装’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服装行业结合,通过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在近日闭幕的中国服装论坛上谈道。

  孙瑞哲认为,目前不仅是简单连接的互联网时代,更是大众化的、快速变化的消费时代。服装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刚性需求时代已成历史,时尚性、功能性、生态安全性等个性化、多元化的弹性需求正成为新的消费特征。品牌决定着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命运,也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品牌的终极责任是将时尚融入消费大众的生活方式选择、升华为消费大众的精神境界提升。

  需善待消费者

  “商业市场不变法则,只有善待消费者一个。”之禾董事长叶寿增说。

  “为此,服装业必须做出路径选择,是迎合消费还是引导消费,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挖掘消费者。”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说,服装业要更多地从创造产品转为创造需求,从扩张生产转向扩张研发和设计。

  在此前移师上海的CHIC2015上,不少企业和设计师从接受品牌订单转向接受顾客订单,一件大衣也可以专属制作。一些企业更展示了智能O2O定制系统,只需在手机上下单就可享受独一无二的服装。

  在CHIC2015展会期间,红豆集团推出的智慧服装应用系统就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所谓智慧服装应用系统就是用手机将各地销售团队、销售终端、代理商连接起来,进行远程管理与顾客流量数据分析,降低成本,也更好地感知顾客喜好。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服装业服务型消费、个性化消费正直线上升,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甚至引导每个人的需求,才是突围方向。

  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以及各地方时装周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品牌也在服装发布上体现了高科技、互联网元素,包括智能眼镜、科技面料等等。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3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