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端小平:中国化纤行业高速发展需要反思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9日
“我们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五年的任务。现在看,有点不可取。”亚洲化纤产业联盟轮值主席、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5月15日第十届亚洲化纤会议期间表示。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记者从大会获悉,2014年化纤实际完成产量4390万吨,而“十二五”规划的产量目标是4100万吨;2014年化纤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82.2%,规划目标为76%,实际情况均已超过规划目标。

  对于如此的快速发展,端小平表示,现在来看“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能够按照规划的速度完成,行业的效益能好很多,产能也不会像今天一样出现相对过剩。过去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的宏观大背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关;与过去政府过于看重发展速度,并且在08年金融危机后采取比较强的刺激政策有关;与过去的改革不到位、特别是金融体制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有关。中国化纤行业应当从中思考,并吸取经验教训。

  “十二五”期间,产业唯一可能达不到的指标是差别化率。2014年其为56%,目标60%。对此,端小平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过去定义为“差别化”的部分产品,由于市场的原因,企业大幅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一些衡量差别化率的产品指标,企业内部自行做了调整;一些产品不再是差别化的产品。如剔除以上因素,行业依然能够按时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差别化率指标。对于未来,端小平表示,需要对“差别化”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对于下一步化纤行业该如何发展,端小平强调,中国化纤行业已经进入“新常态”,依靠拼装备、规模、产量、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发展为资源、渠道、品牌、标准等软实力的竞争。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增量控制、存量优化、应用拓展,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对于后续行业发展环境方面,端小平提示尤其要关注两个方面。

  其一,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逐步减弱。化纤行业自身属于资产密集型产业,下游客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化纤行业的困难可想而知,化纤行业必须转型升级、理性发展。

  其二,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倒逼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再生化纤产业,并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中国政府现在严格控制印染企业的排放和新建的印染产能,所以导致印染产能跟不上,供应不足。在过去两年里,中国的有色化学纤维的销售量、生产量大幅度增长,实际上也给行业带来了另外一次机遇。

1  
阅读数量(11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