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香港上市后的Prada: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1日
 2015年,Prada进入中国已经超过十年了。此时,他们正在修缮上海一座老洋房。这座位于上海陕西北路的老宅,是中国近代巨商荣氏兄弟的故居。

  老宅建于1918年,是独立三层西式住宅,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老宅修缮好后,Prada可能从上海奢侈品扎堆的恒隆广场搬到这里办公。

  奢侈品牌一到上海,就爱去找老洋房。百达翡丽驻扎在上海外滩的“源邸”。历峰坐拥上海淮海路的双子别墅,爱马仕也将上海淮海路一座老宅精心改造成了“爱马仕之家”。Prada这样做,也为自己多添了几分贵族气质。

  Prada在中国

  在中国,Prada永远都不缺乏话题——被诟病的产品质量、CEO的火爆脾气、激进的店铺销售策略和高管变动。今天,Prada可能比任何一个欧洲奢侈品牌都离中国更近——他在香港上市,还将相当大规模的生产线放在了中国,中国人又是他们最为重要的顾客之一。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国家。我是1980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很吃惊地发现每年这里都有巨大的变化。中国人已经明白了时尚的含义。”2011年,MiucciaPrada在接受WWD采访时说。当年,Prada终于成为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此前,他们曾在欧洲四次尝试上市受挫。

  然而眼下Prada的日子并不好过。2014财年,他们全球业务的净利润下滑了28%,至4.5亿欧元。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占36%,这里一向是Prada最重要的市场,这一年却下降了3%,Prada不得已减缓了在中国的开店速度。

  Prada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不止于此。

  两年前一个炎热的盛夏午后,上海田子坊,一头金色短发的李娜在一个天花板露着钢管的艺术空间上课,她是一位奢侈品鉴定师。

  “这个LOGO有什么特别?”李娜面对着三十多位年轻时尚的女性听众,投影仪在白墙上打出一张图片——路人皆知的PRADA倒三角铭牌。

  听众有些茫然,李娜指着LOGO上的第二个字母“R”,“看到中央的那个小切口了吗?最近几年新产品的‘R’都是‘切开’的,如果没有,就是假货。”

  观众瞠目结舌——Prada在自己的LOGO上做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简直像极了他们拍摄的微电影,大胆,又有些诡异。

  确实,比起一些欧洲奢侈品牌,Prada在中国被“山寨”的风险可能更大。他们与一些中国代工厂密切合作,仿冒厂家因而更容易接近生产环节。

  除了伪货,Prada在社交媒体上也遇到了不少麻烦,其中最多的抱怨来自产品质量。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的Prada手袋或太阳镜用了很久都没有坏,那很可能是假货——因为真货很可能已经出现断裂或破损了。

  这些抱怨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与产量的骤增有关。

  Prada 2011年在香港上市,2011财年销售额为25.6亿欧元,而2012财年骤增至33亿欧元,增长29%,接下来几年销售额都保持了这一高水平,这也意味着上市后,Prada曾遇到过一个产量骤增的时期。

  上市之后的Prada开始面对分析师苛刻地拷问,“为投资者负责”、“实现预期”成为重要的任务。要在资本市场表现出色,必须保证业绩的高速增长,生产节奏的加快似乎是一种必然。

  在中国广东东莞,有一家“东莞普拉达贸易有限公司”,它出现在Prada的财报里,是Prada直接持有的子公司,它负责监管Prada在整个广东地区代工厂的运行。数量庞大的代工厂分布在东莞、深圳和中山,为Prada生产手袋和鞋履,也同时为其他品牌代工。在香港上市的时代皮具就是其中一家。

  在香港上市后,Prada开始定期发布财报,也几乎就从那时开始,公司的高层开始把产量、销量当成追求的目标。

  “产量高货铺得就多,铺得多业绩就好,他们不断向下施压。”Prada内部的人士说。那些做包的手工匠人们,如果在紧张的时间线下工作,动作可能变形,质量问题发生的几率会变大。

  2011年5月,Prada上市保荐人高盛就曾在报告里写道:Prada旗下11家企业,仅生产两成的制成品,其余均已外包生产。当时,Prada与450家原材料供应商及480家制造企业合作,并聘有170名质量监控员。高盛将之视为一大质量风险因素。

  PatrizioBertelli,Prada的CEO,显然觉察到了这一点,他不断对Prada的管理层进行调整。

  这位CEO的火爆脾气是出了名的。报道说,有次他在纽约视察Miumiu店铺时,突然当场抄起东西砸碎了一面镜子,因为它让人看起来很胖。

  高管换血在Prada不是什么新鲜事。Prada上市后第一份年报就暴露出,包括公司首席运营官在内的多位高管,都飞快地换成了新人。有Prada员工对国外媒体表示,高管走马灯主要就是因为Bertelli的脾气。

  来自Prada内部的消息称,最近一年,不止一位重要高管离职,这一变动与产品质量有关,离开的人中包括跟随老板多年的元老。

  记者比对了Prada2013、2014财年两份年报,年报中各有一份“公司高层管理者”名单。有5位高管出现在2013年报里,但在2014年报里没有再次出现。

  从名单中消失的高管在2013财年报告中是这样被介绍的:自1993年开始担任集团财务总监的,50岁的GiulianoGIANNESSI,2013年起担任PradaChina总经理的,43岁的JaniceLAM;2008年7月起担任皮具用品生产分部总监的,46岁的LorenzoPANERAI。

  离职高管中包括中国总经理,以及皮具部门主管。中国是重要的生产基地,而皮具是质量问题重灾区。

1  
阅读数量(62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