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19日,“第17届(2015年)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在福建石狮市隆重举行。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女士在会上做了题为《回归产品本质 塑造商业价值》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李斌红女士的演讲全文:
李斌红:大家上午好!应该说从昨天到今天,各位领导、嘉宾、专家都分享了对回归产品本质,塑造商业价值的看法。我作为举办方,在此作一个简要的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回归产品本质。那么究竟什么是产品本质?随着技术和经济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产品的诉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所关注的因素,刚才几位品牌设计师都谈到,关注的因素会从品质、价格等逐步拓展为风格、功能、生态、文化和当下非常敏感的时间周期。接下来,举几个案例来看一看产品,首先我举手的案例是功能性夹克,如何通过设计打造消费者喜欢的产品,这也成为我们竞争非常重要的因素。给大家看一下展示的效果,这是一款超轻防护性的防护性夹克,是2016年春夏季重要的功能性产品,通过非常静止的梭织面料,保证了一个自由流畅的运动,大家可以从这个骑行者的姿态上可以感受得非常明显的这款夹克的轻薄、动感时尚。
这个是非常透明的一个薄纱的夹克,面料每平米不到20克,呈现半透明的外观,仍然有一个防护的功能性,在色彩的功能性有纯白色层叠搭配,给消费者感觉到时尚性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有一个非常柔和的感觉。将高科技和时尚永远的寄在一起。这个印花和透明薄纱层叠的方式。
我们看一下这款非常轻盈的材质,通过后处理得工艺使得传统的面料呈现出非常细腻起伏的肌理感,是纸质感的触觉,款式非常简单,是一个夹克,但是它采用了富有肌理感的面料,使得表面有了更加吸引人的肌理效果。
这个也是一款女装运动型功能性夹克。这两款是有定制感的夹克,某种程度上,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商务男装,而且在局部位置上高科技的应用和常规面料的相匹配,使得整件服装的效果看起来有更多的变化和层次感。从这个款式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有能力的企业应该尝试按照时尚风格进行组合营销。
男装和女装都谈了中国纺织企业具备了非常好的一个技术能力,但是在怎样跟品牌的沟通和对话上,欠缺一些技巧,我刚才举的功能性夹克一系列的概念,其实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结论。也就是说,一项成熟的技术,可以通过更有时尚性的设计来打动消费者。这也是刚才品牌谈到面料企业在进行营销推广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有更多的成衣设计来和品牌设计师进行沟通。
第二个案例是讲鞋材面料的开发。现在开发产品比较单一,这个是耐克的鞋材,我相信大家都会对这个吸引,这个细微的肌理效果会替代掉以前的呆板的鞋材,这就会给人惊艳的感觉。既可以通过蕾丝风格的设计,再加上激光切割和3D打印,使得普通运动鞋变得非常时尚和吸引力。
我们看到的是智能可穿戴产品,这个是苹果手表。可是,这个穿戴设备实际上也被消费者在质疑,消费者质疑的是有一些穿戴设备有很好的智能,但是没有时尚的外观和卖相,使得看起来没有那么酷。
这个是珠宝商开发的功能性手环。这是一款(PPT)的头盔,非常炫酷。
可持续性丹宁:在牛在的水洗过程中会向环境排放一定的污水量,但是我们都在谈生态纺织品,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可持续纺织品可以被品牌和消费者接受。并且为这个生态纺织品更多的买单。怎么让这种技术呈现给消费者,并且刺激消费者的心里是更重要的。
这是再生涤纶,用了一系列的宣传画来宣传每一条牛仔裤有八个可回收的可乐瓶,使得这个更有弹性核和舒适感,同时,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设计和后整理。通过一个很高的形式让消费者感受到我对环境作出了贡献,这个是打动消费者的又一种方式。
我们要谈一下品质感,前不久我们信息中心和产品开发中心组织了将近40人的纺织面料的设计师到韩国考察,回来跟大家分享的时候也感受到,在女装领域的确是韩国女装会更加的注重品质感。无论是从面料还款型还是店铺的陈列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个是从产品层面我们看到,无论是风格,还是功能,还是生态,还是是品质,我们都是可以不断提升和进步的。再有一点,刚才我们谈到了小品种,多批量。我们希望企业更多的关注智能技术,这个流程图,这个是自动测配色和染整过程中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我们的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可控,和在线得到相关的数据。另外,还值得大家关注的是更多数码技术,随着数码技术的成熟,数码技术成熟小批量,多品种最好的一个开发手段。并且可以很炫酷的外观,这个外观是数码印花的T恤。这个装备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外观需求,又能够使得小品种,多批量的加工使得有可能。
产品的商业价值:第一,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引发消费者共鸣。也就是说,将技术与材料要以精巧的设计体现出来,以时尚的视觉拓展成熟技术及产品的应用领域;
第二,创意没有边界,将一个品类的技术与设计延展至另一个品类,或许成为高附加值的爆款。
第三,创新沟通形式,营造沉浸式体验;我会在产品开发中心和品牌的合作过程当中把这一点再展开,包括怎么样符合流行趋势的方式进行组合营销。而不仅仅是拿一个单批去找设计师说我这个面料具有怎么样好的性能,然后他特别适合做夹克或者是裤子。
第四,我想品牌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需要更多的是流行趋势的组合。
第五,储备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的加工装备与技术。这一点除了我刚才谈到的装备以外,后面我也想有一两个案例跟大家谈一谈除了硬技术以外,软技术的重要性。QFD质量功能展开,在第一位演讲者吴先生有谈到,日本的面料设计可能不像意大利的面料那样有宽度,但是它非常的有深度。我在这里,想推荐一个产品设计开发的工具,应该说,它是日本人用的,而且用得非常好。叫QFD,日本人简称为质量屋。
在功能展开的过程中,强调5“W”一个“H”:第一个是谁在使用产品,就是我们品牌师强调的面料开发和营销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品牌我们要了解自己品牌的定位。
第二个是使用产品做什么。在我们中国流行面料评审的过程中,我们是要求每一个企业送样的产品在线提交你的应用范围。每次让我最困惑的是,我们会在所有的选项当中都打勾。我非常建议我们的面料设计师一定要在想清楚这一块面料准备给谁用的前提下,再去做。
第三,产品在何处被使用,使用的场景是什么。刚才给大家看到功能性夹克,但仍然是穿着和使用的领域是不同的,有一些是适合户外的,有一些是适合室内的。
第四个产品在何时被使用。你时尚的周期,你是春夏季还是秋冬季,当然现在春夏和秋冬的概念在模糊,但毕竟在色彩还是有所不同的。
第五,为什么客户选择这种产品?你打动它的卖点和痛点是什。最后一点是客户怎么使用产品。我相信如果把这五个“W”和一个“H”思考得非常缜密的前提下,恐怕就可以避免我们给品牌的时候,更加对胃口。海量选产品的时候,大货的时候觉得质量跟不上,或者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总结一下,我们首先是要准确发现客户的产品需求。或者是需求表现出来的技术特征,形成产品概念。刚才讲了,一系列的对于需求的分析。作为产品开发人员,我们是要把需求分析成技术产品。
第二个,对产品概念进行排序和评估,选择最佳产品概念。以后高奢可能会呈平稳和下降的趋势,轻奢会呈现上升的趋势。那这样产品价格会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参数摆在客户面前,因此对产品概念进行排序和评估,用什么样的技术,用什么样的风格,功能来保证你能够生产出一个被接受,在价格层面被接受的产品。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需要跟品牌设计师和采购人员沟通,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可能不得不放弃的是什么。
第三个,我们要将客户的高级需求及技术特征分割为次级系统、并衡量各项工程性能的可实现性。为什么我们在选样品的时候被选中,而在大货生产的时候却不能实现,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开发人员对工程性能的可持续性,可实现性的分析还不够透彻和完整。
第四,是对于次级系统的关键组建,将其属性转化为工艺流程规划,然后确定技术要求和产品检验标准,
第五,根据以上步骤组织设计、生产与营销、明确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确保开发出满足客户属性要求的合格产品。
这个就是我想说的质量屋,因为它看到的确是一个非常简单铅笔画出来的房子。它主要是一个横轴,一个纵轴,纵轴是需求转化为技术参数,也就是说,我们客户的用途是什么,外观是什么,对功能和价格的要求是什么。这个是必需的。我们还可以列出更细更全面的,针对用途我们会有性能指标,比如说刚才非常轻薄的夹克一定会有防风,透气但是同时也会撕裂指标。在这些性能指标下我们再展开,要达到这样的性能指标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原料,比如涤纶长丝,克重决定了我们用什么的组织密度,以及包括通过什么样的后整理来满足我们的用户用途,满足我们的外观,实现我们的功能。这样一个QFD工具实际上是一个将消费者需求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非常系统的工具。在日本的企业当中,用过之后,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个是,它能够缩短开发时间30到50%。也就是说避免了盲目的开发。
第二个是工艺设计的改变减少了25%到50%。因为你是在一个非常理性的分析前提下得出了你的设计和参数,因此相对来讲,会更加的准确,而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动和调整。
第三点,我们可以很好的有效的降低研发与生产的成本。从这个成本就可以看到,时间减少了,减少了盲目性,自然而然研发成本就下降了。
第四,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实际上,这样一个创新思维是需要培养的,所以我们信息中心和产品中心这几年,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在推广面料设计师执业资格。因为面料设计师是服装设计市非常好的伙伴,刚才有女装品牌日播提出来是买手型的面料设计师,我们现在想做的这个创新工厂,或者叫产品开发经理人训练营就是想非常全面,非常系统的培养面料设计师和品牌设计师、采购经理之间的一个沟通。一般情况下,我们这样一个培训他会从服装品牌对于面料的需求,以及流行趋势进行开发。每一次培训每一个学员在培训结束之后需要拿出下一季对企业产品开发的构想。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