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储备棉轮出助企业抵御外纱冲击 降低纺纱成本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4日
据海关统计,2015年5月,我国进口棉纱18.44万吨,环比减少14.44%,同比上升21.15%;2014年9月-2015年5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70.79万吨,同比上升8.18%,若以此增幅推算,整个2014/15年度我国棉纱的进口总量将达到219.11万吨(2013.9-2014.8月中国进口棉纱202.54万吨),相当于中国企业减少230万吨以上棉花消费(纺纱平均损耗按5%计算);约占中国本年度棉花消费量的35%以上(从各机构、部门的估测看,2014/15年度中国国内棉花需求量约650万吨,国产棉供需基本平衡)。

储备棉轮出助企业抵御外纱冲击 降低纺纱成本

  一些外商和棉纱贸易商表示,5月份以来由于传言中国政府将较大幅度下调印度棉纱进口关税,一些印度纱厂、进口商纷纷加大港口印度纱“寄售”量(不清关销售),赌关税7月份下调,对国产棉纱可谓“虎视眈眈”,再加上巴基斯坦、越南、印尼、泰国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美国等棉纱的“推波助澜”,预计7、8月份外纱的保税量或突破10万吨,一旦关税下调成事实,中国单月棉纱进口增幅或大大高于8.18%。

  有关部门将在7-8月轮出部分储备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对阻档印巴、越棉纱涌入中国市场有积极作用,有望解决中小纺纱厂中低档棉花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对企业降低纺纱成本是利好。只要短期内印度棉纱不下调关税,外纱只能“陈兵”港口,原因如下:

  一、随着时间的推移,CCI抛储降价的预期越来越低,印巴等棉纱成本下调空间窄小。据了解,截至7月1日,CCI抛储累计成交2600000包(约44.2万吨),约占CCI收储总量的30%,未计CCI转给国有纱厂约10万包。距印度新棉上市至少4个月时间,而印度国内棉花消费呈现较明显的触底反弹迹象,印度国内高等级棉花的供应也现紧张趋势,CCI通过提高日均抛储量和转交给国有纱厂,压力将不断下降。6月30印度棉S-6出厂价维持在68.80美分/磅高位;

  二、2011年度国储棉直接对印度棉、西非棉等形成冲击。7月1、2日青岛、张家港等地清关印度棉S-6、西非棉报价在13500-13700元/吨、14000-14300元/吨,而2011年度国储棉“3228”的价格将低于12800元/吨(包括出库费用、竞拍支出等),纺C40S及以下棉纱的成本较目前至少下降500元/吨以上,棉纺织厂的议价空间扩大,应对外纱冲击的抵抗力增强;

  三、采购国储棉可以通过质押、融资等渠道降低棉纺织厂的采购资金压力,利于纱价止跌企稳。进入5、6月份,地产棉已差不多消耗殆尽;而新疆棉受银行还贷,库存较大的影响,基本都要求“现款现货”,对于纺C40S及以下棉纱的纺企而言,使用高等级、高价新疆棉、采购港口已清关美棉、西非棉、印度棉配棉纺纱都成本太高,无法消化,而轮储或允许棉花贸易商入市竞拍,也允许棉纺织企业用皮棉质押融资(锁定资源,付一定比例订金,提货支付全款),降成本的同时,纱线、坯布竞争力逐渐增强,外纱同国产棉在国内市场份额上的争夺或更激烈。

1  
阅读数量(93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