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纺织企业请注意,又要“涨”退税、“签”协议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8日

近年来,纺织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不景气,进出口数据不理想,欧洲经济体对华纺织订单的逐渐减少,加之东南亚国家的制造能力逐渐威胁到中国的大国制造地位,使中国的纺织行业的一度处于风口浪尖。


  因此,一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深度洗牌势在必行。对此,国家积极推出各项政策举措,一方面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进口纺织品及服装类关税,一方面积极与各国签署自贸区协定。对于促进外贸出口和刺激国内消费,拉动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再次成为提振纺织服装行业的新信号和正能量。


时隔6年重调“税”,是隔靴搔痒?



“退税”调整



2015年1月1日起


  提高部分附加值产品、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2009年的16%提升到17%。

“关税”调整


2015年6月1日起

  

对部分日用消费品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护肤品、西装、短筒靴、纸尿裤等产品的进口关税,14个税目,商品的关税平均降幅超过50%。

  

有关此次出口退税时隔6年后的重调,各方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企业方面认为,出口退税额实际难以揣进自家兜里,“1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能拉到客户、不让订单转移吗?可能对企业起到的实际意义不算太大。”

  

也有人说,政策出台后,已经适当调整了2015年的出口报价,为了巩固市场份额,大部分企业应该都会调价,能扛住压力维持原价的企业将是少数。


多部委正在制定“新的外贸支持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外需持续低迷、传统竞争优势减弱、部分主要市场国家的货币兑美元大幅度减值,是当前我国出口稳定增长中面临的三个最大压力。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新的外贸支持措施。

  

新措施的重点是帮助企业减负助力。新措施将从三方面加以推进:一是进一步减免进出口环节的各种收费,同时继续推进此前落实不到位的减免政策;二是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三是促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出台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政策措施。企业反映的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商务部也正想方设法采取措施解决。

  

随着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推出或见效,预计下半年外贸情况会有所好转。商务部将千方百计力争实现全年外贸增长目标。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是双刃剑,更是纺企拓展的新空间、新方向


“一带一路”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代一路方案出炉。


  在“一代一路”的影响下,纺织行业借“春风”,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纷纷在疆投资建厂;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等周边市场对华纺织需求将日益扩大。


中韩自贸协定


6月1日,中韩政府高层在首尔正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尘埃落定

  

协定中规定韩国进口纺织品及服装类关税将在一段时间内降为“零”。

  

此协定或可进一步大力推动中国与韩国之间的纺织贸易往来,但是也引起了一部分国内品牌服装企业的担忧,中国服装业或会受到此轮强劲“韩流”的冲击。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


6月17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赵江林表示,“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主要是绿色农产品,而中国对澳出口主要集中在工业品上。”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澳大利亚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和贸易额占比都将达到100%,且降税过渡期最长不超过5年。协定生效时,实施零关税的工业品达到约91%和81%,我国的出口产品和企业都将获得较好的出口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的逐步落实,将进一步推动纺织产业淘汰和转移落后产能,提升设计、创新、品质和技术。



1  
阅读数量(21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