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关店潮”愈演愈烈怎么破局?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6日
 百货公司希望通过减少店铺的数量,关闭一些在短期内无法扭转亏损的百货店面,试图保证净利润。不过,百货业只是一个缩影,在新兴消费模式兴起的背景下,“关店潮”成为2015年国内零售业唯一的关键词。



  “由于前些年百货行业生意好做,大幅扩张背后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凸显,但经济增速放缓、电商等新兴业态冲击以及自身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叠加,百货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夏琳说,有些门店关闭是经营困难所致,也有些是出于自身主动转型需要。

  记者注意到,从各家公司对中期业绩变动的原因分析来看,净利润下降的公司主要是因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网络零售冲击、人工费用增加和关闭亏损店铺等。

  比如新华都业绩下降160.07%—140.76%,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宏观经济疲软及行业景气度低迷的影响;人工成本较大幅度上升;关闭部分亏损门店。杭州解百上半年业绩下降5.85%,主要为电商分流、同业竞争加剧、商场改造等因素所致。中百集团预计净利下降77.92%,主要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消费市场整体偏弱,终端消费需求依旧疲软,受消费渠道多元化竞争及关店的影响,销售收入下滑。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百货行业的经营能力整体是下降的,像人工、租金成本也一直在上涨,所以净利润下滑是过去几年的一个共性,未来也很难改观。百货行业竞争能力持续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百货公司出现了大范围的关店潮。根据联商网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中国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百货业态关闭25家,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23家关店数量,其中,万达百货关闭10家,马莎百货关闭5家,天虹商场关闭3家,金鹰关闭2家,远东百货、阳光百货、百盛百货、华堂商场、津乐汇百货各关闭1家等,愈演愈烈的“关店潮”反映出国内零售百货实体店的谋生困境。



1  
阅读数量(35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