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本土服装企业频现“质量门”事件 终其两点原因

来源:全球面料商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8日
 全国各省抽检结果不合格数量惊人

  8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4年上半年产品质量和进口服装质量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共查获进口服装不合格案例12305例,金额4766.75万美元,其中396例涉及质量安全不合格,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ZARA、H&M和MANGO等品牌厂商,不合格数量达107例,占所有不合格的27.02%。

  据了解,纺织服装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PH值、色牢度和甲醛含量。而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工商对儿童服装抽检,结果发现H&M、优衣库等大牌企业安全技术标准为B类、C类的服装较多,而按照相关规定,只有A类产品可供婴幼儿穿着。专家称:长期穿用B类或者C类服装,短时间婴幼儿眼睛会不舒服会流眼泪、刺痛、喉咙痛对皮肤会引起过敏,如果长时间暴露这种超标甲醛的环境下,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和视力下降以及免疫功能的低下。

  衣服具有保暖、装扮和保护我们的功能,一波波“质量门”出现后,使得业内人心惶惶,现在衣服都对健康危害如此之大,企业可要反省反省。

  记者把服装企业生产质量水平不高的原因总结为以下两点:

  1.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烈,质量控制不够。因为服装加工企业进入的门槛较低,而且部分企业质量意识薄弱,生产体系不健全。

  2.企业缺乏质量管理和标准人才及相应培训。这一点主要说明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工人们的技术操作低下,据统计,很多企业没有专业的质量控制人员,加上企业的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不完善,种种原因使得质量得不到保证。

  企业如何改进提升服装质量,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企业想更加稳定的走下去,就必须从基本的质量抓起,严把质量关,如果质量都不好了,消费者又怎么会选择不好的产品呢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1  
阅读数量(5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