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红豆深耕二线城市打造购物中心 专家称场景化消费时代全面到来

来源:中国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5日
据《无锡日报》报道,无锡市唯一一家台式百货——远东百货即将谢幕。自2016年1月1日起,远东百货店名将不复存在,转而与本土民营企业红豆集团联手转型升级为购物中心——红豆万花城旗舰店。

  中国服装网记者今天(12月24日)上午致电红豆集团总部就此消息进行了解时得到官方正式确认。红豆方面向中国服装网记者表示,早在2010年6月,红豆集团就与台湾远东集团正式签约,远东集团旗下主力品牌——远东百货正式布局无锡。在2015年12月初,台湾远东集团和红豆集团签署协议,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远东百货将转型升级为购物中心——红豆万花城旗舰店。

  红豆集团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服装网记者介绍,远东百货全面升级是红豆打造全新商业新生态水到渠成之举。此次红豆集团希望将百货转型升级为全新的商业新生态,并会借鉴远东百货的商业管理经验,针对80、90后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在无锡最繁华的地段,为他们量身打造更新、更潮的国际购物体验空间。全新的商业业态将根据年轻人的喜好做全新的升级调整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注入时尚、体验、文创、超值等元素,打造锡城服务第一的红豆万花城旗舰店。

  服饰行业营销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今天在接受中国服装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有着悠久历史且掌握雄厚资源的国内大型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红豆集团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投资与运营的做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纺织服装行业去认真对待的。

  而且也不仅仅是红豆,美特斯·邦威、杉杉、雅戈尔、利郎、安踏等品牌已经纷纷完成了从渠道依靠、渠道束缚到渠道蜕变的品牌历程,具体表现在一个个巨型旗舰店和完善的内部直营管理体系。不过,对于很多发展缓慢或者和起步的服装企业而言,要迈出这一步显然还不是时候。

  程伟雄向中国服装网记者指出,随着大型购物中心近年来的快速崛起,服装行业在营销推广方面也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程伟雄认为,目前来看,大型购物中心正步入快速成长期,这种零售业态一般需要巨额投资,营业面积也比较大,也有着良好的商业回报。对于红豆来讲,它既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持续投入,也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来稳健运营,由此来看,红豆通过大型购物中心构建大面积销售终端的做法其实是符合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毕竟宽敞舒适并装修豪华的大型商场不仅可以为顾客提供轻松愉快的购物环境,也能达到良好的品牌和产品的宣传效果。

  红豆集团相关负责人今天也向中国服装网记者表示,未来,红豆万花城旗舰店将全力打造主题购物中心活性商业,围绕深度体验式消费,艺术与商业结合,细节与体验并重,为消费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

依然无助于拯救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专访闵光亚:布局商业地产或将成为未来服装品牌多元化发展趋势

  对于红豆集团涉足商业地产之举,中国服装网记者今天也连线到服装业零售管理专家闵光亚,请闵光亚老师就此做出分析。

  中国服装网:闵老师您好,我们注意到,不仅是红豆,很多纺织服装企业都涉足到商业地产来,这是为什么?

  闵光亚:在我看来,红豆只不过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那批服装品牌的一个缩影,在那个时代下,浙江男装包括雅戈尔、杉杉、红豆、庄吉、报喜鸟,福建男装品牌如七匹狼、劲霸等在2000年以后出现了分化:有自己见解、理念以及专注发展的服装品牌越做越好,比如七匹狼、报喜鸟等。究其原因,这批服装品牌最初都是采用省代理模式,通过快速的跑马圈地式的粗暴扩张迅速崛起。这也是过去十年服装业粗放经营的一个典型体现。

  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多数品牌没能适应市场需求,没有跟上消费需求,导致服装版块的业务开始萎缩,服装业务已经不能为这些品牌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和利润,这时候很多企业开始转型,尝试多元化,有一些企业为此还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雅戈尔早在十多年前进入房地产行业,而庄吉进入造船业但最终宣布破产,杉杉的郑永刚更是在公开场合宣称:做服装只是我割舍不下的情怀!

  这些转型多元化的企业,在我看来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在服装市场已经缺乏竞争力,过去十年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跑马圈地就能转圈大量利润的时代不会再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服装上市公司资金充裕,自然就会寻找更多能够赚快钱,拯救业绩的产业,而商业地产这几年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加上商业地产跟服装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自然成为资本首选的行业,这将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存在,或者说会是一个趋势。

  中国服装网:您分析,红豆选择商业地产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闵光亚:上面我已经讲到,在服装行业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红豆选择进入商业地产至少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在服装行业已经没有太多的利润空间,面对国内国外大量品牌的夹击,几无核心竞争力可以应变,自然不太可能在服装行业有所作为,只有另谋他途;其次,手握大量资金,可以进入任何他们想进入的行业;然后就是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和丰厚的回包,自然成为吸引他们的首选。

  但是,这个趋势将会给红豆带来什么?会不会是他们新的业绩增长点,至少从我个人来看,还是要继续观望,或者我可以断言:商业地产并非纺织服装企业拯救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服装网:具体请您阐述一下。

  闵光亚:我想从三点分析:

  一、与当年的“跑马圈地”、“粗暴扩张”一样,进入商业地产的服装企业,现在的手段如出一辙,并没有更为高明的策略和措施,仅仅是因为上市后有大量资金,以及良好的生态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进入商业地产的行业,都是和国内外著名的商业地产品牌合作,因为服装企业没有商业地产的管理和营销基因的话,势必在今后的发展中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商业地产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到今天可以说已经泛滥,各种商场购物中心数不胜数,大大小小的城市,各种商业地产已经充斥人们的生活,但真正卓有成效的商业地产项目,屈指可数,也就是说,商业地产并不一定能为进入这个行业的服装企业带来他们期望的回报,极有可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三、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商业地产,必然会加剧商业地产行业的竞争,而大多数不具备商业地产管理和营销基因的企业,很有可能无法遵守正常的商业规则,拉低消费者对该行业的好感度,让本来竞争积累的商业地产行业,沦为20世纪90年代的大市场,其实这个现象在很多城市已经成为现实。

  四、商业地产之所以不能成为拯救服装企业的“灵丹妙药”还包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来电商行业的理性发展和进一步规范,会进一步“蚕食”线下销售,商业地产需求会加快下滑,这或许是压垮进入商业地产行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1  
阅读数量(57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