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僵尸企业”危险 !如何牵住“供给侧改革”的“牛鼻子”?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4日
编者按:近日,习大大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成为媒体引用高频词,也成为经济学家、企业家极为关注的改革政策。2016年供给侧改革将在那些方面影响中国经济? 哪些企业可以从这次改革中受益?中国纱线网整理如下内容,以供参考。
相关媒体把中国经济发展比喻成一头前进的耕牛,把“供给侧改革”称为“牛鼻子”。如何牵住“供给侧改革”的“牛鼻子”?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到底如何去产能、调结构、利企业呢?
  处置一批僵尸企业 加速去产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到一家煤炭企业考察。该企业生产一吨煤的成本是400元左右,而卖到市场上一吨煤的价格是200元左右,也就是说每卖掉一吨煤要亏损200元左右。但一方面10000多名职工需要养活,另一方面还有大量银行贷款,停产后银行也吃不消,这家煤炭企业却不能停止生产。
  12月26日,刘世锦说,这就是一家典型的僵尸企业,它长期亏损生产,却不能倒闭,因为倒闭后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类似的“僵尸”企业还有很多。
重庆一家钢铁企业去年上半年政府补贴5亿元,仍然亏损9亿元;政府年年补贴,企业年年亏损,依靠政府援手成为这类企业的家常便饭。他认为,在一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国有资本应该适当退出,然后用这笔钱充实社保资金,来解决在企业关闭重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明年国内有五大任务: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说,五大任务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产能,“去产能”最重要手段就是要推进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我们尊重市场机制,但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化解过剩产能也有问题,政府要有适当的支持和引导政策来加速市场出清,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市场的优胜劣汰。
  工信部和发改委等部门正在研究和制定推进产业重组的方案,基本思路是多重组、少破产,使得社会的震动不要太大。
  优化一批垄断企业 降低企业成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降成本,要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的通信成本等。企业的物流、融资、通信成本高,原因在于一些基础行业存在行政性垄断问题,放开准入、鼓励竞争、降低成本才是解决之道。
  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督促电信运营商提速降费,社会上呼声也很高,近期运营商推出了一些提速降费的政策,但还没满足百姓的预期。刘世锦指出,如果适当放入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基础电信运营商而不是虚拟运营商进入电信行业,从而产生“鲶鱼效应”,这样能够增加国有电信运营商的活力,督促它们革新技术、降低成本。当运营商主动降费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降成本,就需要企业积极的技术创新,更需要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中国的经济崛起需要制度和技术持续的良性互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在于通过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理顺价格机制等信息传送渠道,最终实现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升级。”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例如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都可以视为“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
  升级一批企业装备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从近几年海外购物的趋势看,我们缺少的不是消费需求,而是产品的创新。但是国内消费品质量的提升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很多基本生活用品都需要从国外购买。
  国内方面,经过持续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中低端产品生产过剩,企业产品积压;另一方面,高质量、高科技产品需求增加,却生产不足。
  不少经济学家建议加速设备折旧,升级一批企业装备。刘世锦认为,加速折旧类似于“供给侧改革”中的减税政策,鼓励企业更新高科技设备,推动生产技术提升,既扩大了投资需求,又推动技术进步,可以说是一箭多雕。
  事实上,今年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政策就已经逐渐向供给端发力。早在去年,李克强总理就提出“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今年更是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一概念,逐渐在国内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并相应地提出“互联网+”的概念。5月8日,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作为建设制造强国三个十年战略中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秦海林表示,这些政策的目的都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应包含在“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下进行统一认识。
  “供给侧改革”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动力,将成为今后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牛鼻子”。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加剧和资金短缺等多元化挑战,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存在。在“供给侧改革”的国家战略指导下,纺织行业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是适时而动的必然趋势。2016年,必然是政策影响企业优胜劣汰剧烈之年,我们纺企不能简单地扩大产能,而是应该下好资源整合这盘棋,集中精力升级设备,提高管理能力,加大创新。

1  
阅读数量(48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