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当前我国棉纺织行业面临的四大问题 棉花补贴可能受限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5日
“最近一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高频率地播放关于棉花的事情,引起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注意,我们国家的棉花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面临什么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杜珉在第四届中国棉花菁英论坛上用这样的开场紧扣了会议的主题——“中国棉花、棉纺产业链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路”,也彰显出此次会议的举办与政府意愿的高度契合。

  杜珉谈到,我国棉花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走入了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博弈的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格外复杂。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我们的政策怎么取舍、产业究竟该怎么走非常关键。针对这样的环境,杜珉认为,当前我国棉纺织行业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棉花产业面临产不足需和供大于求的矛盾。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时达到8000多万亩,产量最高也就700多万吨,纺企用棉最高时达到过1200万吨,2008年之后开始下降,这两年应该在700多万吨,但产量下降到了500-600万吨。在内外两种资源和国外价格的影响下,2011-2013年我国收储1600多万吨,进口1250万吨,现在库存仍超过1000万吨。如果政策取舍不好,可能会偏离市场发展规律。

  第二,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而棉花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现在种棉没有利润,新疆农户每公斤籽棉卖六块到六块八是保本价,原因是生产规模小农户没有效益,但规模大了土地成本就会增加。其次,虽然这两年化肥和农药价格有所下降,但棉花的人工成本只增不减,内地的小麦和玉米省时省工,机会成本低,因此棉花生产的优势逐步丧失。近几年,除了棉花以外,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的优势也在下降,都出现了三量齐增(产量增、进口增、库存增)的现象,大量的库存积压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

  第三,棉花生产面临相当大的风险。这些年来,我国棉花生产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前的三足鼎立到二分天下,如今几乎要一枝独秀。现在,新疆水资源和土地开发过度的问题极其严重。据库尔勒地区反映,以前棉花要浇六水,现在浇到四水就是苦咸水了,土地盐碱、沙化十分严重。不仅如此,新疆的农田污染问题相当严重。新疆棉花离开地膜很难生长,但长期使用地膜导致土壤白色化,再加上农药化肥的使用,土地面临巨大威胁。今年的极端气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棉花生产安全必须要有保证。根据农业部全国棉花生产监测分析预测,今年棉花产量可能在480多万吨。作为一个纺织大国,必须要保证有一定棉花产量。

  第四,目标价格补贴面临制约。新疆棉花是按面积还是按收获量补是成本上的问题,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WTO的“黄箱”制约。最近,WTO又把棉花问题放在谈判桌上,推到风口浪尖,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杜珉表示,从短期来看,储备棉库存究竟怎么消化是当务之急,建议有关部门,总量控制、价格接轨、有序投放。从长期看需要对棉花生产定位。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棉花生产还是需要三足鼎立。在提高生产能力和棉花质量的同时,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在用足黄箱补贴的基础上转绿箱补贴,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收入保险的做法,使我国的棉花产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1  
阅读数量(7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