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重庆巴南“三合一”整治 消防安全不达标服装企业全关停

来源:全球面料商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4日
拆弹 消防安全不达标服装企业全关停

巴南区“三合一”企业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员住宿场所与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在同一建筑内混合设置,便是所谓的“三合一”,这类企业大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且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有大量的“三合一”企业聚集的李家沱街道其龙村及周边村落,一度成为潜藏在巴南城乡结合部的“定时炸弹”。为彻底肃清火灾隐患,巴南区政府在公安、消防、工商、质检、街道综合办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50人,于2015年8月底,在其龙村设立“三合一企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工作组),现场办公。一场“拆弹”攻坚战悄然打响,截至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派工作组 整改“三合一”现象

据统计,其龙村现有“三合一”楼房约257栋,涉及违章搭建和建设388570平方米,涉及服装加工等“三合一”企业705家,主要存在同楼、同层生活起居。企业生产经营、物品仓储,均存在消防设施设备不齐、管理混乱、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搭建、发生火灾不易组织疏散撤离和消防灭火等严重问题。

2014年,巴南区公安消防支队在全区开展区域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统筹将其龙村“三合一”整治纳入全区火灾隐患整治三年规划。去年8月底,在其龙村设立“三合一企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首先明确公布了整治工作四条标准:一是住宿人员必须与生产车间和生产建筑分离。二是生产车间及生产建筑内必须配备足额灭火器。三是员工必须会操作使用灭火器、会疏散逃生。四是生产车间及建筑内疏散通道必须畅通。

工作组编成五个综合执法组全脱产蹲点执法,严格实行组长负责制和片区包干制,全面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并按照生产类别、经营性质、工业产值、面积规模、住宿人数等基础信息分类登记造册,逐一制定整治对策。根据调查情况,工作组还发动街道以及村社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并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按照“四条标准”整改。对拒不整改、既不搬迁也不关停的“钉子户”,派专人进行动员,直至拆除、搬离隐患场所为止。

查火灾隐患

消防违法行为“零容忍”

在前期调查摸底基础上,巴南区消防支队根据隐患风险分类制定整治方案,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明确整治时间节点,采取“零容忍”态度,严查消防违法行为。

对已按照标准完成自查自改的场所,重点督促其完善消防手续,指导其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设置消防车道、防火间距、疏散楼梯、消防设施,规范电气线路敷设,制作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开展演练,对未按期、按标准整改的场所,一律予以关停处置。

“截至目前,已集中执法检查‘三合一’企业705家,拆除违章搭建6万平方米,从生产车间搬移床位8182张,依法查封221家。整治工作成效明显,这一威胁巴南安全长达数年之久的重大火灾隐患即将得到彻底清除。”巴南区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杨灿剑向记者介绍了战果,脸上洋溢着兴奋。

下一步,巴南消防将启动常态巡查机制,重点针对前期漏查、反弹情况开展密集巡查,巩固前期整治成果,严防反弹和回潮,确保这场攻坚战取得圆满胜利。

2015年12月31日,其龙村片区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服装企业已全面关停。

现 场

企业练“内功” 消防意识大增

记者驱车前往其龙村发现,一路上随处可见各种安全标志和消防宣传标语。紫月奴服装厂的面积有1000余平方米,有150台机器、186名员工,是其龙村众多服装厂中的一员。一直以来,紫月奴都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借着“三合一”整治的“东风”,工厂消防安全系数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请时刻注意消防安全,发现火情请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发生火灾后,请将毛巾、口罩浸湿后捂住口鼻……”在紫月奴服饰有限公司车间内,48岁的公司人事部经理余香霖正给工人讲解消防知识。

“临近下班我还要为员工播报一次。之所以每天不厌其烦地强调火灾防范,是因为车间内四处都是布料,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余香霖对记者说。

“小作坊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淡薄,工人又缺乏基本的逃生自救知识。余经理每天播报消防知识两遍,既保障安全生产,又时刻给员工敲响警钟。”巴南区公安消防支队参谋李靖佶对余经理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我们服装厂最大的隐患就是散落的碎布头。你别看现在地上到处都是,但每天中午、晚上要各打扫一次,不给火患留一点空间。”余经理告诉记者。

“小张,你这电熨斗用完可不能这么直接与布料接触,接触时间长了有可能引燃布料。”余经理说完后又拿起话筒向大家“唠叨”起来:“我把使用电熨斗时要注意的事项给大家再强调一下。电熨斗功率高、热量大,使用间隙,一定要竖立放置,以免引燃布料;使用完要切断电源,等电熨斗冷却后才可以收藏……”

特 写

“一天不整改,我就天天来敲门”

“关不掉,拆不走,安全差,监管难。”巴南区消防支队防火处参谋李靖佶的一席话折射出“拆弹”攻坚的难点所在。李靖佶是工作组其中一员。在“三合一”整治期间,他每天逐家查询走访,逐一核对是否符合“四条标准”,达标一家,过关一家,并现场对检查情况以及相关负责人作详细登记。

“缺少一个安全出口、灭火器配置数量不足、疏散通道堵塞……”李靖佶对辖区一服装厂检查时,发现问题无数。起初,针对他提出的整改要求,该厂老板胡某总是满口“歪理”,百般搪塞。

“隐患整改最好等到春节放假。”胡某一味强调,当前正是服装行业生产加工的高峰期,订单多,业务忙,现在难以保证整改时间,反正这些隐患不要紧,早一天迟一天也无所谓。

胡某竟还声称自己经营服装厂已近20年,除了这家服装厂外,在周边县市也设有分厂,“在消防安全上经验丰富”,从没发生火灾。

但在李靖佶看来,胡某属于盲目自信,“因为隐患就明摆着在那里,不去除早晚要出事。”

咚咚咚……

“谁呀?这么早。”

一天清晨,李靖佶出现在胡某的服装厂门前,右手拎着公文包,左手拿着手电筒。

“李参,你用得着这样吗?你这一天天盯得我连觉都睡不好。”

“睡觉是小事,你这里的隐患一天不整改,我就天天来敲门。”李靖佶说着就径直走进车间,拿起记录本,“昨晚关门之前仔细排查没有,断电没有,宿舍用电常识交代没有……”

“够了,够了,我马上暂停生产,整改还不行吗?”

“这可是你说的,来,赶紧把责任书签了。”李靖佶看着责任书上的胡某签字,终于舒了一口气。

相关新闻

万州商贸城

重大火灾隐患整改6月完成

去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公布全国100家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其中,涉及重庆的4家单位,截至目前,3家已整改完毕。预计今年6月底前,现已完工70%的万州商贸城,届时各类隐患将彻底消除。

万州商贸城是三峡移民迁建时期修建的大型商贸市场,由于设计缺陷、设施陈旧、管理不善等原因,存严重消防安全问题,被国务院安委会确定为全国100家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之一。

昨日,万州区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摘掉“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帽子,期间,区政府组织商务、国资、消防等部门,成立了商贸城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技术服务小组。

同时,他们还会同市场物管单位、设计单位,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全程跟踪解决技术难题和协调解决矛盾。

“目前,万州商贸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安装已基本完工。”该负责人介绍,负一层车库及设备用房增设安全出口已砌筑完成,附楼封闭楼梯间已建设完毕,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约70%,其余整改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6月底前彻底消除各类隐患。

1  
阅读数量(93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