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双重因素促使国内纺织业“走出去”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0日
 当前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和消费国。2014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50%,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接近37.4%。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纺织行业不仅生产规模、出口数量和投资总额等统计数据出现增速下滑,主要出口市场份额下降也很明显,甚至部分海外订单开始撤离中国。

  贸易因素和成本因素是推动国内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原因。

  贸易因素方面,部分企业是为了应对欧美等国的某些贸易保护措施,如申洲针织集团早在2005年就在柬埔寨投资建厂,突破产品“原产地”的限制,避免遭遇反倾销或“特保”的可能;部分企业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如天虹纺织集团在土耳其和乌拉圭两国投产,在当地直接组织生产并完成销售,从而节省上述两国海关设置的30%高额关税;还有部分企业是为了享受特殊的贸易政策,如2011年欧盟宣布对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实行普惠制,很多东南亚国家都“榜上有名”。因此如果从我国出口服装到欧洲需缴纳12%的关税,而从上述国家出口则可享受免税的优惠,由此吸引了国内很多纺织企业赴东南亚投资建厂。

  除了贸易因素,综合成本也成为制约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

  土地成本。国内大多数纺织企业都集中在东部省份,随着订单增加导致产能扩大,新建厂房成为必然。然而当前我国东部地区土地价格飞涨,已超出了企业能承受的范围。

  原材料成本,主要指用棉成本,它占据了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最大比例。从2011年起,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采取了大规模收购国产棉花,同时对进口棉花实施配额限制并征收高达40%关税的方式,导致高品质的棉花供给严重不足,国内棉价连续三年高于国际市场30%以上,直接助推了我国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

  人工成本。以纺织产业集群江苏、浙江、福建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均工资涨幅为例,2010—2013年三地该数据分别高达18%、16%、17%;除工资的自然增长外,福利开支中的企业福利也因人口就业结构改变明显攀升(职工的食宿、休闲娱乐等开支)。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滞后导致纺织业所需熟练工人供不应求,于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招工难变成现实。

  其他成本:税负成本,根据来自纺织企业的粗略计算,以一件普通的、市场价不足100元的衣服为例,包括国税、地方教育附加、社保和水利基金在内的税负多达27.44%,这还不包括企业经常面临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环保成本,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日益严峻,新版《环境保护法》强化了企业的环保责任,提升了企业的环境成本;能源成本,纺织业生产对电的需求较大,因此用电成本也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点内容,而目前国内电价偏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1  
阅读数量(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