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电脑围棋打败了人脑,机器人有多厉害?11家纺企给你答案!

来源: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1日

2016年3月9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谷歌的“阿尔法围棋”在与人类围棋代表、韩国队高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五番棋对抗中先拔头筹,人工智能的实力与神速进步让全世界目瞪口呆,人类历史也因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次“人机大战”最终结果理论上还有很大悬念,但在工业领域,人类其实早已经输给了机器人。在纺织行业这一现象尤其明显,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类。由于目前的机器人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纺织企业更多的是通过技术改造,采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生产效率提高,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案例,看看在纺织行业,到底机器强还是人强。


华宇铮蓥集团


华宇铮蓥集团是纺织行业较早投入技术改造的企业,该公司车间的经编机一般全天24小时都在生产,每8小时更替一名工人轮岗休息,每个机台每月需要3名工人轮换着工作。该公司的“经编机自动断线检测系统”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为华宇公司节约原料1000吨,节约原料费用1200万元;同时,减少用工量,可使人力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可节约人工成本1600万元。



【华宇铮蓥集团内的先进设备】


在此之前,人员的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尤其检测工序对人员责任心的要求更大,一卷经编产品如果断线和瑕疵检测不出来,就会造成产品降等级和降价。该公司自“经编机自动断线检测系统”项目启动后,实现了断线自动检测、自动停机,避免坯布废品的产生,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将管理织机效率提升10倍,即从每人管理一台织机提升到每人可同时管理10台织机以上。



【机器检测与人工检测的效率对比】


晋江龙峰纺织


晋江深沪龙峰国际工业园一期项目,投入国际先进的喷水织机1028台,相比于传统生产模式,其生产线基本实现智能化生产。该车间年可生产布料上亿米,产值超10元,但其用工仅200人,减少了60%人力的同时,效率还提升了5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某国际品牌的自动穿棕机】


在生产过程中的穿棕环节,一个盘头大概有1.5万条纱线,传统的手工穿棕,一个熟练的员工一天只能做好一个盘头,质量有时候会出现小问题、生产效率也不高。其后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穿棕机,每分钟可以穿棕近200条,每天24小时运转,每台设备可以代替30个员工,光一个环节就能节省100多个工人。


柒牌男装


2013年6月,柒牌启动了西服中心精益生产项目,投入使用西服全自动悬挂线、立体仓库,当年直接创造效益325万的改善效果。西服一车间生产效率提升9.39%,二车间提升9.99%,西裤车间提升11.81%,示范车间在制品库存周转率提升26.89%,整体生产效率提高23%。


柒牌采用的Knapp全自动悬挂线,西服产品一下生产线就可以直接入库,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车间操作员降低50%,仅“自动成品打包”这一环节就至少节省了20多人;系统单件分拣能力达9600件/小时,效率远高于原有的发货速度,此外衣服无需经过折叠,大大提高了服装的品质;通过自动悬挂线配发服装,在繁忙季节日出库量达到10万件,但各个自动化系统协同工作,有条不紊,订单执行准确率达99.9%。



【全自动服装吊挂仓储系统】


柒牌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立体仓库高27米,面积仅有2304平方米,但存储货位达9280个,10个巷道16层58列。按照平面仓库每2个平方米存放1个托盘的比率,实际上达到了2万平方米的量。


七匹狼


2007年七匹狼就引进了智能悬挂式全自动物料输送系统,该系统可利用分类参数对工件进行分类,并达到高效率的物料自动输送,自动调节生产工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待工浪费及消除人工搬运。依靠高效率输送系统,七匹狼平均18秒就可生产一条休闲裤,提高工作效率40%以上。


盛虹集团


盛虹集团耗时3年自主研发了“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该系统通过生产物联网,所有生产指令在总控室直接下达给车间,智能化生产车架你的机器设备受到指令后马上开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包装车间里,丝饼从落筒、输送、储存、检验分类、包装到码垛,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依靠30度个机器人迅速敏捷的搬运产品。通过机器换人、导入物联网技术,盛虹年均节约成本1500万元,一条生产线可以节省用工127人,用工率减少34%,故障率减少55.9%,人员单产提升29.8%,产能提升33%。



【机器人和自动输送带成为生产的“主角”,盛虹集团车间里已经难觅人影】



【在此之前,车间工人是这样搬运丝饼的】


绍兴庆茂纺织


绍兴庆茂纺织在设备上投入了4个亿,使得原来制作每吨纱需29人成功降低到了每吨纱8人,人员减少的同时企业生产效率却稳步提升,由过去每月生产200—250万米布提高到了每月500万米。其从德国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粗细链,能够实现全自动控制,完全不需要人力操作,只要设置好程序就可开始工作。原来不同棉纱锭之间都需要人力去搬运,现在这种基本都用机器代替了,减少了大量的人力。


福建锦兴集团正麟高纤


2014年福建锦兴集团旗下的正麒高纤从台湾引进福建化纤行业第一条全自动包装设备,涤纶丝经过机械手抓取后,套袋、装箱、打包等环节全部由机器完成,车间一天将近400吨的产能,仅需5到6个员工就能完成;整个包装工序上节省将近120个员工,同时产品包装质量也有所提升。



【某工厂车间内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


绍兴金汇纺织


绍兴金汇纺织年产3000万米涤纶面料技改项目,新购置的260台新型喷水织机、9台扦经车、26台络丝车、260台倍捻机,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年增销售额2亿元,净增利润5个百分点。


石狮服装


石狮服装行业自2014年开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以前服装生产的裁片工作之前要2~3个工人铺布,先将布平叠成50~200层,每叠一层都要工人用手或棍棒抚平,费时费力。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铺布,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机器人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吗?】


长乐纺织


“机器换人”使长乐当地纺织企业用工水平从之前的58人/万锭下降到目前的36人/万锭,下降近40%。在同等条件下,新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减少用工约50%,降低能耗约30%,每吨锦纶长丝可节约800元成本,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浙江金绫装饰面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2013年投入2200多万元从意大利引进了20多台先机你的织布机,原来一个车间起码30多人,现在一个人最少可以管3台机器,生产效率提高了50%至60%,整个织布过程已完全可以不用人工,图案设计也完全采用了程序管理。


【结语】:其实在纺织行业,经过技术改造后的企业几乎一边倒的站在了智能设备这一边。机器能心情干活,而且不需要吃饭,不需要休息,这很好。然而机器毕竟是机器,有很多地方仍然需要人类辅助,一味的使用机器来代替人工并不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否则为何现在手工产品更受欢迎呢?合理的搭配、恰到好处的结合,人与机器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1  
阅读数量(4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