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别人在“互联网+”,你在+互联网,区别在哪?

来源: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8日

导读:当前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和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纺织行业不仅生产规模、出口数量和投资总额等统计数据出现增速下滑,主要出口市场份额下降也很明显,甚至部分海外订单开始撤离中国。为了应对上述变化,国内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然而中国纺织业除了出走海外,就没有其他出路了吗?  


纺织企业该“走”还是该“留”


部分媒体曾认为纺织服装业科技含量不高,创新空间有限,盈利能力较差,是“夕阳产业”的代表。然而,优衣库董事长蝉联日本首富以及ZARA创始人成为新晋世界首富的事实却揭示当前我国纺织业盈利潜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为实现纺织业大国向纺织业强国的转变,应当尽快借助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对国内纺织业进行改造,以“转移”促“转型”,从而提高行业竞争力。  


回顾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成本倒逼推动产业转移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各地区对高技术产业的日益重视,纺织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因此通过产业转移有效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将生产加工环节有选择性地迁移到成本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母公司则加大对新产品设计、研发和营销等环节的投入,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这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尽管部分前期赴境外投资的纺织企业已经为国内同行建立了成功案例,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如果缺乏充分准备,忽视企业风险管控,产业对外转移失败的概率仍然较大。企业需为“走出去”所做的准备主要包括:投资目标国的尽职调查和可行性分析。不仅包括劳动生产率、产业链配套以及水电成本等因素,还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制度、文化风俗和政治环境等因素,以此作出综合评判。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国内企业都适合“走出去”。如我国最大的棉纺企业魏桥纺织集团始终坚持把生产基地留在鲁北平原,多年来依靠产业链整合和员工激励等有效手段同样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率。 

 

经济新常态下,纺织业的路在何方?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提供了机会。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应与时俱进,借助全球产业转移的契机,依靠新理念、新材料和新工艺推动产业升级。


当前“互联网+”的理念正在深刻影响制造业各个门类,它扩大了创新主体的范围,从单个企业拓展到多个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它能通过数字化控制,实现机器对人的取代,同时还大幅度提升劳动效率。国内很多纺织企业由于受现有生产机器还没完成预计使用年限、尚未收回投资成本所困扰,迟迟不愿彻底更换生产效率更高的机械设备,如今产业对外转移恰好提供良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企业可以用较低的关税价格进口更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分步骤建设智能制造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整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不仅能缓解东道国技术人员短缺对生产的影响,还能适应下游快消品牌发展趋势,满足客户个性化、差异化的小额订单需求,扩大潜在的消费市场。


离互联网越远的地方,越有机会




“离互联网越远的地方,越有机会”。传统纺织行业的人觉得纺织上游原材料离互联网、甚至是电子商务很远,很难用互联网改造和推动这个产业。但是,传说中的“互联网风口”现在已经吹到了纺织行业,产业互联网现在已经是TMT行业最火和最受投资人青睐的赛道。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很多标杆企业值得纺织行业学习,例如“铜道网”,这是一家专注于行业垂直电子商务平台,深入挖掘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需求,给同行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增值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润。


上世纪90年代左右,浙江一带企业家创办了很多 “中国XX网”:例如“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中国服装网”、“中国棉纺织网”等,这些都是老一代企业家创办的以卖广告位和收会费为主的资讯类平台,但这些都是Web1.0 时代的产物。如今已是移动互联网和DT数据时代,之前的模式都不能为时下的企业解决最迫切的需求。




我们用与纺织行业非常类似的钢铁行业做类比。二者都是万亿级的市场,都是供远远大于求的产业。钢铁行业第一代互联网平台的代表是“中国钢铁网”,创办时间很久,但是到今天还是以卖咨询、卖广告位和收会费为主营业务,现在已经被行业内很多后起之秀赶超。钢铁行业第二代互联网平台以“我的钢铁网”为代表。短短几年,“我的钢铁网”已经在主板上市并拥有20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钢铁行业第三代互联网平台以“找钢网”为代表,成立仅3年时间,去年网站上的业务流水已经有688亿元人民币。看到这些大家会不会思考,为什么我们纺织行业没有出现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平台呢?


纺织互联网+玩的是减法、除法


很多纺织企业说他们正在做互联网转型,和他们聊天后才发现,他们只是浮于表面,为了做互联网而做互联网,甚至他们公司做了个 APP,开个了网店,以为这就是互联网。其实这些都是“+互联网”,还远远不是 “互联网+”。


实质上,传统企业玩互联网,会玩儿的话都是在做减法,最会玩儿的是在做除法,三下五除二,把原来很繁琐的管理或是销售简简单单地就搞定了。如果开了APP还需要更费事、花更多钱来买用户的话,那还不如原来的电话邮件和传真来的划算。开了网店却还没有想清楚怎么引流量或是花大价钱买流量,那还不如把原来的实体店里的产品和服务做好,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回头客。


企业转型过程中,失败是最常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全球创业圣地——硅谷的文化浓缩成两句话就是:“fail fast, fail cheap”,意思就是,“要快速的失败,低成本的失败”。一言以蔽之,企业要学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的更新和优化。不优化、不更新;等来的只是“系统崩溃”。



1  
阅读数量(17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